張飛張益德,左將軍領(lǐng)冀州牧劉備于軍伍上的左膀右臂,曾領(lǐng)軍擊潰韓馥麾下大將麴義,更是帶兵四處征討匪寇,揚威于幽冀。雖然名聲不及那大破黃巾軍的關(guān)云長,但也是冀州內(nèi)足以代表劉備的大人物。
而當這名大人物帶著四萬冀州軍進入幽州境內(nèi)后,更是讓整個北疆震蕩不已。
深入敵陣的公孫瓚自然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但看著突然遠去的劉表大旗,心下還是猛的一跳。他明白劉表之前一直是吊著他,想誘他入彀,只是他自恃本領(lǐng)高強,試圖將計就計拿下劉表。
然而一直保持百步距離的劉表突然遠去,這必然是發(fā)生了比殺死他公孫瓚更為重要的事,心下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公孫瓚大聲道“所有人,立刻回歸本陣!”
而不久后,雙方不約而同的鳴金收兵也宣告戰(zhàn)事告一段落。
在留下一千多具尸骨后,兩軍短暫的鏖戰(zhàn)便告終結(jié),漁翁即將入場,鷸蚌也要重新考慮自己的未來。
……
“看來薊侯今日的鏖戰(zhàn)并不順利啊。”
公孫瓚從戰(zhàn)場上歸來后便沖入了縣城內(nèi)荀陳二人的府邸,一身是血的盔甲,染血的寶劍,再加上滿臉的殺氣,此時的公孫瓚端的是駭人無比。
然而荀攸與陳群卻絲毫不為所動,陳群甚至還笑吟吟的對公孫瓚的樣子進行了一番評判,直把公孫瓚氣的額角青筋青筋直跳。
強壓下心中的憤怒,公孫瓚沉聲問道“是你們喚來的冀州軍?”
“薊侯可莫要血口噴人。”荀攸微笑著攤手道“在下自從來到幽州,一舉一動盡在薊侯掌控之中,有沒有派人南下,薊侯難道不知道?話說在下的隨從何在?也有好些日子沒有見到他們了。”
陳群也笑著點頭道“在下亦是如此,薊侯恐怕是找錯人了。”
見二人不似作偽,公孫瓚眉頭大皺,良久后雙目圓睜,怒道“劉景升!小人也!”
見公孫瓚終于想通了,荀攸與陳群撫掌大笑。說實話,除非冀州人都是瞎子聾子,否則幽州發(fā)生這般大事,冀州方面最多不過五日便會知曉,根本不可能瞞得住。
劉表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他絲毫沒有攔阻沮授傳信的想法,因為沒有必要。若能在短時間內(nèi)結(jié)束幽州之事,自然一切都好。
可若是解決不了,此事必然曠日持久,拖延兩天也毫無意義,反倒是容易得罪沮授。
已經(jīng)做好了歸順準備的劉表自然不想憑白樹敵。也只有公孫瓚這個莽夫,下意識的希望瞞住劉備,還刻意軟禁了荀攸與陳群。
見荀陳二人歡笑,公孫瓚自然是怒火中燒,厲聲道“幽州之事,容不得你們插手!”
荀攸樂呵呵的笑道“我主受拜左將軍,都督并冀軍事要務以剿胡虜,左近各州皆需給予便宜。而汝等在幽州搞得烏煙瘴氣,大損國力,還拒絕左將軍府之征募,左將軍自然要興師問罪,以正國法!”
公孫瓚切齒道“區(qū)區(qū)四方將軍,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劉玄德已是統(tǒng)領(lǐng)天下兵馬的大將軍!”
“自然不比大將軍調(diào)動天下兵馬的權(quán)勢,只是左將軍奉旨征募各州軍事力量,薊侯難道要抗旨?”
“荒謬!”公孫瓚勃然大怒,交出兵馬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只是個借口,也代表著劉備此次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插手幽州之事。
見公孫瓚怒氣勃發(fā)的樣子,陳群一收笑容,肅然道“那不知薊侯可愿聽在下一言?”
“本侯只想用你二人逼迫劉玄德撤軍!”
陳群仰天大笑“哈哈,薊侯未免也太過看得起我二人!左將軍麾下良將如云,謀臣如雨,我二人不過中人之姿,縱然身死此處亦是無甚大礙。幽州唾手可得,左將軍又豈會因我二人而棄一州之地?”
“左將軍府長史,青州別駕,卻說只是中人之姿,死也無甚大礙?二位當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