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朱厚熜登基第三天,朱厚熜在武英殿見更多的朝臣。
這一次來的朝臣,有內閣閣臣、有六部尚書和六部侍郎、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和督察院僉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以及小九卿,加上科道官員都聚集一堂。
這其實囊括了目前大明朝朝廷主要力量。
大明王朝的廷議,其實也就是這些人。包括朝議的時候,主要參加人選也就是他們這些人。早朝能夠入殿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員,其他的都要站在外面。
人數不少。
朱厚熜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和掌握目前大明朝權力的這些人見面。不過第一次見面,還不怎么認識這些人,朱厚熜手上就拿到了一大堆的奏章。
這可不是慶賀朱厚熜登基的奏章。
一個個都是建議朱厚熜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和袁宗皋一樣,都是關于政務的問題。朱厚熜不表態,因為這么多奏章也不是說一下就能夠看完的。
除了奏章,還有一大堆直接彈劾的。
彈劾誰?
宦官。
關于打擊宦官,楊廷和是絕對不會罷休的。只不過楊廷和明白,自己作為內閣首輔,不應該直接和朱厚熜對峙。沒有皇帝支持的首輔,權力立馬下降一半。
因為明朝官制當中,內閣期初就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內閣對于六部是沒有管轄權的,六部都是直接面對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內閣主要是提出建議,皇帝采納了,那么你的建議是有效的。皇帝不采納,你的建議就是屁,誰都不會關心。雖然后來內閣權力大增,但也不是六部的直接上司。
六部都是有權利直接和皇帝對話的,并不需要經過內閣。因此一旦皇帝對于內閣首輔不滿,那么皇帝就可以直接和六部尚書議事,不需要聽內閣的建議。六部尚書也不會把不受皇帝信任的首輔放在眼里。當六部不聽首輔的話,皇帝不聽首輔建議的時候,這樣的首輔就只能是等著辭職。
朱厚熜年輕,而且還是藩王繼位。但就算是如此,現在的朱厚熜也是皇帝。別看登基不過三天,但皇位已經非常穩固。該掌握的權力都已經拿下。
跟著朱厚熜進京的那些人,都已經是加官進爵,在重要位置上。
這樣的情況之下,楊廷和就選擇了自己退居幕后,讓其他人上來。因此一大堆的奏章,上面都是彈劾宦官,要求朱厚熜嚴懲正德朝的那些權閹的。
真的是氣勢洶洶。
不過朱厚熜都壓住了,并沒有表態。
朱厚熜當然也想要清理正德朝的權閹。第一是給自己從興王府帶來的內官騰地方,內廷這個地方讓自己人負責才會讓朱厚熜徹底放心。第二個是把這些有錢的權閹抄家。真要是處理這些權閹,估計幾百萬兩是有的。這些權閹搜刮的錢,不比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少。
而且這些權閹下面還有他們的家奴,還有權閹的家人封爵的很多,都解決了不知道可以省下多少錢。
但不是現在。
楊廷和這么強勢,反而讓朱厚熜猶豫。現在楊廷和有宦官這個目標,所以注意力都在宦官身上。如果沒有了這些宦官呢?朱厚熜也不想和楊廷和直接對峙。
所以朱厚熜就裝傻。
“皇上,臣有本奏。”
“講。”
終于袁宗皋站了起來。
現在這個時候就是需要袁宗皋的時候。袁宗皋拿出了昨晚的奏章,當面開始說了起來。朱厚熜把其他人的奏章壓了下來,卻對于袁宗皋的奏章很是重視。
讓大家直接進行討論。
“楊閣老,經筵有什么用?”
等大家討論之后,朱厚熜問了楊廷和。
楊廷和不認為朱厚熜如此提問,有什么問題。因為朱厚熜是藩王繼位,沒有接受到過正規的儲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