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他家先代的祁大老爺兄弟三人,確實還是窮苦的普通農戶。
但到了他們各自有了幾個兒子,兒子又各有了三五個兒子。按照本朝律法,男子一到年紀便成丁分戶,祁家到祁氏兒子這一輩時,就有了三十多戶人口。
如今的農耕時代,男丁多就是勞力多,一丁收四十畝的地賦,對于人口眾多的家族來說,那便不算什么了。
他們可以以家族為單位,合力開墾更多的土地,多出來的地又不必納稅,收回來的糧食便結結實實都是自己的。
一些家族的祖田劃做祭田后也是不必納稅的,由全族人口一起派工耕種,除了負擔祖先祭祀等開支項目,其他產出都可以由族中支配。
不僅能拿來外借放租,也可以囤積下來,或者做點買賣。
一旦遇到饑荒年景,倘若某一小家有了虧空,還可以幫扶著支援一二。
一個家族諸多家庭的命運都被血緣和利益捆綁在一起,人口多的家族,只要稍微團結一些,抗風險的能力便遠大許多。
在這白蕓里,祁家跟著各有十來二十戶的曲家和黃家,都算得上多子多孫的家族,不但里長這一職位,由這幾家輪番地當,本姓人口也算是在村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其余如謝、婁、季、何,各只三五戶,都是人丁不旺的小姓小戶。
還有柳大這樣五代單傳的獨根獨苗,雖然祖居于此地,說起來也傳了好幾輩子,但終歸沒有兄弟倚仗,只比那孤家寡人的略好一丁點,說到底還是單打獨斗。
“何姑,恁又是聽那里說來。”
“嗨,還不是俺娘家兄弟媳婦娘家妹子嫁的那里首……”此時,何氏已順帶說起了那七彎八繞村里的一樁姻緣來。
誰家娶媳下了定,哪家嫁女新打了箱籠,這是婦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話題,七嘴八舌間很快便從定在今冬的那樁婚禮,扯到了鄰村那戶收到的聘禮里有一對兒山雉;再由大戶人家的倉廩充實,說回了村里今年的收成……
總之,只要來這河邊碰了頭,女人們便有拉扯不完的話題。
一件小事,哪怕最初只有一個婦人知道,便是全村的婦人都知道;婦人們知道了,就是她家的男人也知道了,跟現代的全民八卦也沒甚差別。
柳大姊兒對這等鄉里閑聞最是新鮮,在一旁曬著太陽,聽得興味盎然。
兵荒馬亂來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