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或許不行,你的話,或許可以。”
“我幫你拉犁,你告訴我你的技藝是從何處學來的怎么樣?”
“貌似,你本來就是我聘用的雇工,吃我的飯,幫我干活,這不是天經地義么?怎么還講起了條件。”于秋撇了李三娘一眼道。
“我,我比他們的力氣大,干的活多,你不能一慨而論。”李三娘臉色一窘道。
于秋聳了聳肩道,“我沒有一慨而論啊!你比他們吃的也多啊!”
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豬骨頭,李三娘有點語塞,從前她可是一個領兵數萬,說一不二的女將軍,可偏偏到了于秋這里,有種霸氣釋放不出來的感覺。
天就這么被聊死了,于秋收拾好碗筷之后,就出了門,去了沈三娘家。
不大的廳堂里,一架可以安裝兩個犁頭的木犁架已經成型,只是從兩個犁頭對稱角度,長短一致的拉繩,于秋就可以判定,它將是一個可以將耕地效率提升一倍的東西。
打著飽嗝的沈三娘在于秋進入自己的屋里之后,很快就跟了過來,她的身后,還有康九娘和馬七娘等婦女,于秋知道,她們的夫家早年都是公輸家的頂級木工,她們已經在夫家手中學習了很多基礎技藝,基本具備打造各種于秋想要的工具的水平,這個純木制作的雙犁頭犁架對于她們來說,難度并不算高。
“這個犁架,裝上犁頭就可以試用了吧!”于秋查看了一下犁身的牢固程度,拍了拍犁把手向沈三娘問道。
沈三娘點頭道,“是的,不過,犁頭還得趙七娘她們連夜打造好,她白天要出攤賣饅頭,晚上還要帶人打制鐵器,太辛苦了。”
“是啊!咱們需要更多懂得各種工藝的人手幫忙做事,才能讓咱們自己過的更加輕松一些,眼下只能先挨一挨了,對了,我過來不僅僅是看一下犁而已,兩個犁頭的犁你已經造出來了,接下來,就應該研究四個犁頭,甚至六個犁頭的犁了,我希望看到你制作出一種每天就能耕十畝,甚至幾十畝地的耕地神器。”
“四個犁頭?六個犁頭?這樣的犁,怎么拉的動?”沈三娘反問道。
“人拉不動,咱們可以用牛拉嘛!你放心,咱們很快就會有牛的,而且,怎么讓這種多犁頭的犁拉起來更輕松,也是你們的研究方向,我覺得,如果在這犁架下面裝上一些如同馬車輪子一樣的小輪子,它拉起來就能更加輕松一些。”于秋笑道。
他在后世就見到過用兩頭牛才能拉的動多犁頭犁,有排成直線的四犁頭犁,有左右兩排成雁形排列的六犁頭犁,甚至還有前后兩排,八到十個犁頭組合成的機械犁,不過,那必須得高功率的農機車才拉的動。
目前來說,用兩頭牛拉的四犁頭犁和雁形排列的六犁頭犁,就已經足夠解決問題,一種深耕翻地效果更佳,一種淺耕碎土效果更佳,分別用于麥田的深耕和黃豆田的翻耕碎土。
工藝是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喜歡工藝的人,就容易沉迷其中,于秋給這些具備了基礎功力的婦人們打開了一道研究創新的大門,她們自己就會越走越遠。
聽說又有新的研究項目,沈三娘幾人頓時又興奮了起來,拉著于秋聊了很久關于新犁設計方面的構想,直到村外的喧囂逐漸停止,大家各自回屋睡覺,于秋才回到了張喜兒家,在茅草床鋪上躺下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