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于秋長達十幾天悶頭畫圖的日子終于結束了,領取了跳舞的技術經驗任務之后,他又接到了四個技術經驗類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建造一座百平米以上磚瓦結構的房屋,完成任務,可獲得初級建造技術經驗。
第二個任務是造出白紙一百張,完成任務,可獲得初級造紙技術經驗。
第三個任務是制作可持續載人飛行一百分鐘的飛行器一個,完成任務,可獲得初級飛行器制造技術經驗。
第四個任務,則是設計制作一種可以與一百里之外傳訊的工具,完成任務的獎勵則是老樣子,可提升任何已掌握的初級技能為中級。
于秋從四個任務中馬上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百’字。
通常,一個任務在數量的要求開始增加的時候,也就證明這個類型的任務整體即將升級,技術經驗類任務,于秋已經完成了幾輪了,差不多要面臨一次系統大升級了。
于秋很期待升級后的技術經驗類任務能給自己帶來一些什么能力,如果有機會將一門已掌握的中級技術經驗提升到高級技術經驗,那可就了不得了。
按照于秋對技術等級的差距劃分程度來看,高級技術經驗,基本就達到可以媲美二十一世紀科技生產水平的程度了,一旦掌握,對這個時代來說,自己就會是像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這對于秋來說,可能還有些遙遠,因為,僅憑他一個人,就算是技術水平再高,也是不能完成飛機,坦克的制造的,就像現在,他有中級物理化學技術,能夠造熱效率比較高的蒸汽機,然而,就算造出來了,它想要應用到社會上,應用到各個生產中去,卻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因為,就算是洺州,都還有三成以上的人是文盲,整個天下的文盲,在九成以上,想要這些人懂機器,用機器,幾乎是不可能,后世有電視教學,有年輕人做示范,一些老人家和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人還用不好各種電子電器設備呢,何況是這個老百姓輕易不出門,看不到什么社會新聞,把一切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當作的神鬼顯靈的時代。
而且,這四個任務的前三個都好完成,蓋房子不過是消耗于秋一些體力和時間。
造紙技術,山莊里其實已經掌握了,現在是在想辦法提升紙的品質,并且降低造價而已。
飛行器就更簡單了,制造一個大些的熱氣球就可以完成。
最難的是第四個任務,在一百里以外傳訊的工具,目前于秋能想到的,就是電報機。
這玩意的原理很簡單,但是要將線路鋪設到一百里以外,需要的電能和電線都不少,至少要將蒸汽發電機搞出來,并且將大規模生產銅錢和絕緣塑料的產業做起來,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很難。
也就是說,他這個技術經驗類的任務會在即將升級的時候被卡住一年半載,這就讓于秋有些郁悶了。
淵蓋蘇文又找他談判了,正好,在山莊里完成了造紙任務的于秋也有去周邊各個鄉里看看耕種情況,檢查檢查洺州圖書館,洺山書院,以及洺水游樂場等工程建設進度的想法,就出來了。
在洺州這半個多月里,淵蓋蘇文感覺自己像是活在夢境當中,他每天換著花樣吃著不同的美食,吃了十幾天,居然都不帶重樣的。
不光是吃的方面,這里的衣服設計的也很美觀,讓人穿著感覺舒適,保暖,運動起來也完不受限制,很便捷。
居住的環境,自然是沒的說,雖然各個地方都像在大工地一樣在搞著建設,看上去有些雜亂,但磚瓦修建的無懼積雪堆壓的房屋,和那種夜里睡在上面都不用蓋被子的暖炕,無一不是高句麗人奢望的東西。
說到出行,則更是讓他漲了見識,現在,無論是在洺州城,還是在武安縣或者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