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趕到造船廠的時候,這里已經被士兵封鎖了,這段時間在研究作坊里面研究制造的大量配件已經陸續送了過來,而之前,根據于秋的要求改造的幾個船體,已經船塢之中架了起來。
好在他們兩人身份特殊,于秋并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當然,不將他們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們的身份,而是于秋知道,就算讓他們看,他們也看不懂。
轟隆隆的蒸汽機為什么會產生電,他們不懂,電焊機,為什么能讓兩塊鐵板連接在一起,他們也不懂,一進到船塢里面,他們就被那種亮的刺眼的光芒給鎮住了。
于秋在一個巨大的圖紙面前,給工人們講解著什么,看到他們進來也沒有理他們,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也沒有要打擾于秋的意思,雖然聽不懂于秋講解的內容,但是,仍然努力的想要將他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住。
“怎么著,你們也對造船感興趣?”于秋結束了一段講話,讓工人們按照自己分配的工作下去做事之后,開口向他們道。
“你這要造的是鐵船?”長孫無忌開口詢問道。
“應該說是鋼包木結構的船,真正的鋼結構船,可能還需要兩三年時間研究和培訓人手。”于秋給他解答道。
“可是,鋼鐵放到水里,不是會沉下去的么?”長孫無忌不解道。
“這可未必,就算把現在這艘船的船架部換成鋼鐵鑄造的,也不會沉下去的,只是船身會重幾倍,會讓船的載物能力下降,動力不足的話,速度也會跑不快。
因為,無論是木結構還是鋼結構,船身里面都是有空氣的,就像碎瓷器會沉在水里,一個完好的瓷瓶子,卻有可能浮在水面上一樣。”于秋搖頭給他們解釋道。
“聽說你這船造好了之后,可以日行八百里?”房玄齡搞懂了這艘身包鋼板的船不下沉的原理了之后,又向于秋求證道。
“理論上是,具體能達到多少,還得看實際情況。”于秋一點也不隱瞞的道。
于秋在蒸汽輪船上裝載的將會是兩臺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按照它的大小和轉速,使這艘載重三百噸左右的船順水的時候達到每小時十八到二十五公里的航速,是沒有問題的。
換算下來,一個時辰差不多可以跑七十多里,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運作,跑八百里是正常的,當然,這也得看水情,逆水的話,能到四百里以上就非常不錯了。
得到了于秋的親口承認,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呆了好一陣,如果計算洺州通往長安的水道的長度的話,其實還不到兩千里,也就是說,這船一日之內可達洛陽,三日之內,可達長安,或者往南下抵達揚州,這是什么概念?
以后洺州運送任何物質到這些有水道支撐的地方,都可以保持和朝廷八百里加急一樣的速度?
那豈不是說,朝廷在這些地方養的信使都失去了作用,那些供換馬休息的驛站,也可以裁撤掉了?
明顯,乘船比養馬,騎馬要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很多。
“你,你造這些船,是用來運貨的?”長孫無忌又問道。
“今年暫時只制造兩三艘三百噸級的小型軍艦,同時,摸索試驗建造技術,明年,或許會下水一兩艘五百噸級的客貨船,后年,差不多就能下水千噸級的客貨輪船了。”于秋答道。
“這個‘噸’是什么意思?”長孫無忌又問道。
“一個重量單位,兩千斤的意思,大約抵十六石的重量。”于秋一邊給長孫無忌解釋,一邊開始查看工人們的工作進度道。
“十六石,那豈不是說,明年,你能造出八千石的大船?后年,要造一萬六千石的超大船?”長孫無忌再度被震驚道。
要知道,李唐現在最大的五牙大艦,載重也不過五千石左右,一艘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