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很多指示,然之后,就是從各個部落調人手,組織起了嶺南的開荒和宜居地區擴張運動。
一個地方,要發展,必須得有耕地。
可能是受千年農耕文明的影響,于秋一直覺得,沒有農耕的地方,就屬于蠻夷地區。
所有以漁獵,游牧為生的文明,都不能算作是開化文明。
所以,第一把燒山開荒的火焰,被于秋燃燒了起來,雖然成本比較大,但是有鹽糖水果罐頭產業支撐的嶺南,勉強能抗的住。
無非就是糧食多消耗一點,干活的速度緩慢一點,甚至,還有超過半數的人,在玩玩鬧鬧中瞎混。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習慣了漁獵的他們,還并不太懂得種田,拓展宜居生存空間的意義,總體來說,他們比北方習慣了農耕的百姓更加懶散一些,不過,于秋只需要他們參與到自己組織起來的這場集體活動中來,就已經足夠了。
多與來到嶺南的自己,和所有中原漢人接觸,他們自然能感染,模仿學習到一些更先進的方式方法,就比如現在,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嶺南人,懂得用簡單的漢語,跟漢人溝通了。
相比于嶺南緩慢的農耕推進節奏,夏國農墾特區的開發,可謂是非常之快,在二月初冰雪融化了之后,十幾臺農機車,數萬頭耕牛就被運輸到了這里,并且開始大面積的墾荒,每天都有數萬畝田地被平整翻耕好,并且,還有后續殺死泥土里面的害蟲的藥劑噴灑,和根據所有之后種植的作物,專門配置的肥料撒下。
今年這里首先被種上的,是兩千多斤經過營養缽培育的玉米種子,一畝大概五千株苗左右,需要用三斤多的種子,分給朝廷之后,山莊曬干收儲的兩千多斤種子,共種了七八百畝的樣子。
再之后各種香料田和藥田,主體來說,農墾區種植的作物,除了類似玉米這樣的新作物之外,主要都是以經濟作物為主,這一批田地種下來,以前平民百姓們吃不起的香料,以后就便宜多了,一些常用藥物的成本價格,也將會降低好幾倍。
至于普通百姓,雖然有很多農耕知識的培訓,但是目前只能種植一些技術含量低的作物,比如高產麥種今年差不多就能在夏國全面鋪開了,產出的糧食,供夏國內部消耗,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當然,由于時節問題,今年馮智戴組織了數萬人,忙活了近兩個月,也不過開發出來了三百萬畝大田左右,剩下差不多五百萬畝的任務,得明后兩年才能開發完成。
當然,也不是說馮智戴組織的人回去務工之后,這邊的田地建設就完畢了,開溝挖渠,修建水利設施的工作一刻都不會停。
因為,夏國有王猛屬下陸陸續續從各地抓來的崔氏聯盟余孽,再加上長安送來八千多人,總共有一兩萬人,再算上向于秋投誠之后,被安置在這里的崔氏,以及其余各家的一些人的家屬,有近五萬人,他們一些人成為了這里的居民,一些人,則會常年在這里干這些開溝挖渠修路種樹的事情,表現好的,才有活命和自由的機會。
小虎在嶺南認識了很多朋友,因為,于秋給他的任務,就是教那些小朋友們唱歌跳舞,在和他們一起玩耍的過程中,教會他們說漢話,懂得漢文化。
目前這一代的嶺南人,即便是學習,也是很難做出太大的改變了的,但是下一代不一樣,當他們是在漢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情況下,不用于秋去做什么,他們自然也會向漢文化靠攏,因為,先進的文明,也會像奢侈的生活一樣,由內自外的改變一個人,和由奢入儉難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所以,于秋下個月去交州的計劃里,沒有小虎,也沒有狗兒,他要留下來給小虎做伴。
四月中旬,當于秋帶著人將圍繞碼頭建設的廣州城周邊的好幾座山都開發出來的時候,雨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