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不住了。
很快,在趙河等人的竊笑聲中,飛艇降落在了沿海的一處沙灘上,于秋快步下來,與金德曼拉開了距離,找到了很多被采珠女撈起來的海蚌,貌似很認真的查看了起來。
他有初級海產養殖技術,對于這東西怎么養,自然是不陌生,不過,他需要思索的,是利益分配問題。
“你們新羅國,每年可以產多少珍珠?”于秋一臉正色的向金德曼問道。
“這個可不好說,不是每個海蚌你都有珍珠的,甚至,大多數海蚌里,都沒有珍珠,這些采珠女從春上雪融化了之后開始下海采珠,一年到頭,也未必能采到一百箱珍珠,有時候,數量達不到進貢所用,寒冬臘月,她們也要下海去采,可憐的很呢!”金德曼嘟著嘴道。
自從楊廣征高句麗失敗了之后,她們新羅國可不止是要給中原朝廷進貢珍珠,還需要給高句麗進貢珍珠,要說她們新羅國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一箱有多少?”于秋又問道。
“這得看大小,如鴿子蛋一般大小的,一年也出不了幾顆,只需要有六到八顆,就能抵一箱,如黃豆大小的,可能要數百顆才能算一箱。不算朝貢時易貨的份額,光是我們每年白白敬獻給唐國皇帝和高句麗國王的珍珠,就需要二十箱。”金德曼答道。
“如果,我能讓你們新羅國的珍珠產量翻百倍以上,而且逐年增加,讓你們不需要那么多采珠女下海采珍珠,也不需要在寒冷的天氣下海,只需要每年定期捕撈就可以得到差不多大小的珍珠,你父王可以分潤幾成的利潤給我?”于秋在心里盤算了一下新羅國的珍珠總產量之后,笑了笑道。
未來,他還打算做一個化妝品集團的,需要大量的珍珠原材料,這邊比較天然的養珠環境,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百倍產量,那可只是他的起步要求而已。
“百倍以上,還逐年增加,此話當真?”即便是心思不在這上面的金德曼,聽到于秋說出來的數字,也被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她甚至都無法想象,上萬箱珍珠堆在一起,是個什么景象。
“自然是千真萬確,只要你們按照我的方法來做就行。”于秋著點頭道。
聞言,金德曼腦袋里再也不想怎么睡于秋的事情了,拉著他就往飛艇上走,她要即刻回王宮跟她父王商量這個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