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發令槍響,十艘龍舟如離舷的箭一般開始在水面上快速的劃行,山呼海嘯的‘給勁,必勝’的呼聲也自兩岸響起,氣氛尤為激烈。
李淵在李元吉的戰隊的槳手每滑動一次的時候,都使勁的揮舞一次拳頭,大喊一次‘給勁’,好像他揮拳頭的力氣,能夠讓船劃的更快一些似的。
李元吉的眼神,則是時刻關注著李淵的表情,時不時的,他的眼神還會瞄向不知道在翻看著什么資料的于秋。
水面上,李元吉的三十七號龍舟戰隊表現確實非常不俗,一出發就用上了最后沖刺的全力,領先了其它龍舟至少兩丈的距離,讓李淵越發的興奮了起來。
第一排的嘉賓席位上,于秋開始翻看裁判組送過來的比賽資料,沒瞧幾眼,于秋就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普通百姓們在沿岸上觀看的話,只是會知道哪一支戰隊先抵達終點,哪一支戰隊后抵達終點,但是,裁判組,針對每一支隊伍的比賽用時,卻都有時間記錄。
同樣的水道,并沒有暴雨天氣,水流情況相差通常都不大,那么,同一支船隊,完成比賽的時間相差也不會太大。
畢竟,經過之前兩年的比賽,各個隊伍的訓練已經非常成熟了。
然而,看到了李元吉的戰隊每輪比賽所用的時間,于秋卻是眉頭一皺。
兩千米的賽道,同樣的隊伍,能比在其它小組比賽的時候的速度差出三十秒以上,而且,到了第三,第四輪,居然比之前的用時多了近一分鐘。
這不是李元吉的一支戰隊有問題,是他這支戰隊所在的整個小組有問題,有人買通了小組內其它所有的戰隊,要求他們讓李元吉的戰隊獲得冠軍。
不多時,當銀行的負責人按照董放的要求,送來了李淵和李元吉用來博彩的賬戶的轉賬記錄之后,于秋頓時就明白了。
李淵用于博彩的賬戶,賬目倒是一目了然的,七十萬貫投入,獲利二十萬貫,再全部買入,再獲利,連續幾次,現在有兩百萬貫,全部買入了李元吉的戰隊。
而李元吉的賬戶,原本有五百萬貫,在第一輪小組賽的時候,他下注四百五十萬貫買自己的戰隊勝,這才將賠率拉到十賠三那么低。
而他的賬戶在盤口開始了接受投注之后,將剩下余的五十萬貫提取了出來。
以他的手面之大,拿五十萬貫去消費,其實也沒有什么。
然而,對比一下他接下來的轉賬提款操作,就會發現,有很大的問題。
在第一輪獲勝之后,他盈利了一百多萬貫,然而,在第二輪比賽的時候,他的投注額,卻是只有五百三十萬貫左右,其中,有一百萬貫,又被他提取了出來。
以現在夏國的物價,像李淵在洺津渡狂花一百多萬,是會引起很大轟動的,因為,這可能需要將很多店子的商品都包圓了,各個店鋪遇到這種情況,會上報到主管,甚至匯報到董放或者于秋這里。
而現在,幾乎沒有人向他們匯報,這就說明,李元吉將這些錢提出來,并沒有用于消費。
于秋大致估計,他是用來收買其它隊伍了。
而到了第三輪,他同樣獲利一百多萬貫,卻提出了一百五十萬貫,導致他的投注額,才六百萬貫左右。
等到第四輪,他則是直接提出了三百萬貫。
于秋估計,是因為連續奪得了三輪勝利的隊伍,都很有信心奪冠,李元吉想要收買他們,需要花費的代價也呈階梯式的上漲。
畢竟,每一個小組,都有那么幾支夏國本土的隊伍參賽,想要收買這些有榮譽感,并非是由其它各國私人組隊來參賽的隊伍,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從第三輪開始,只有第一名才能晉級的賽制開啟時候。
四輪下來,本應該像李淵一樣,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