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的本土基礎建設,已經到了一定的階段,而且,暫時還沒有更新的必要,所以,接下來的基礎建設投資,主要是向外部的。
李世民覺得,找于秋借越多的錢越好,于秋也樂于見到這種情況。
因為,太多的錢累積到他的手上,就會讓貨幣出現貶值,更多的錢放出去流通起來,才能增加夏國的收入。
不管是夏國也好,還是李唐也好,都需要進口大量勞動力,來滿足自身的建設,所以,今年夏國的輪船出海的頻率很高,一船船瑪雅人,波斯人,印度沿海人被運送到了南方沿海,讓這邊的建設,又增添了很多活力。
既然勞動力能解決他們自身的發展問題,那么,他們的目光,就盯向了人口較多的地方,天竺國和驃國這邊其實也有不少人,他們距離西南就不遠。
大食人在波斯人背后搶劫了一番之后,就撤退了,他們又與夏國達成了新的外交協議,不要插手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的戰爭,只需要他們從天竺國幫忙招募一些青壯勞動力到唐國或者夏國做工,他們就能拿到一些豐厚的報酬。
至于人口達到兩三百萬的驃國,則是因為與日漸發展起來的南詔諸部和林邑國的貿易更加頻繁,出現了勞動力大量向這兩地流動,從而輾轉到李唐或者夏國境內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闞棱已經帶著海軍,開始探索非洲大陸了,他們時常會從非洲大陸送一些東西回來,其中,就有于秋用于完成養殖任務的黑豹。
另外,由于拜占庭帝國擊退了波斯帝國的大軍,得以喘息的他們,開始落實當初對夏國承諾的條款了。
首先就是主權屬于夏國的蘇伊士運河開挖了,拜占庭帝國發動了數萬埃及人,和數萬戰俘,合共十幾萬人來開挖這條河,有夏國的精良工具,他們的進度十分的快,所以,蘇定方又有任務了,在蘇伊士運河的兩端,包含了機場和補給碼頭的軍事基地。
而他所用的人手,則主要是新加坡那邊,已經完成了海港和軍事碼頭建設的墨家子們。
相信,同樣只需要一年多時間,這條運河和兩處軍事基地,就能建成,到時候,夏國的輪船就可以享受黑海和地中海經濟圈的便利,將商業在這一塊全面鋪開了。
基于這些原因,于秋的出行計劃,就有了一個整體的安排,先去高昌,龜茲,于闐等國走一趟,然之后去碎葉城待一段時間,最后走西突厥可薩汗國,一路到黑海上船,訪問拜占庭帝國。
然后,走地中海,和新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轉到大食,再到波斯灣,印度沿海,走新州,從南海到嶺南沿海州縣看一看之后,在上港經濟特區待一段時間,在夷州島,琉球島看一看,再返回夏國。
這一圈走下來,只怕得兩年多的時間,所以,無籽葡萄的研究種植,于秋需要找書院的農業特長生來接手,書院的孩子們的教育,于秋需要兌換大量的教材出來,供他們自習,一些重點要點難懂的地方,他還需要提前標注出來,或者找一些學的快的學霸做一些講解。
而由于要做這些安排,直到了八月的時候,他第三次試飛之后,經過系統兌換了很多材料的飛機才開始制造,而這一次試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三人坐小飛機了。
而是類似于二十世紀初期米國生產的dc3客機,倉房內差不多可以乘坐三十人,雖然被于秋照著原版加強改進之后,它的時速只有三四百公里左右,遠不及小型的螺旋槳飛機的飛行速度,但其航程達到了四千公里以上,可以直飛高昌國那邊夏軍建立的機場,在進行燃油補給之后,再起飛到碎葉城的軍事基地。
這架飛機的優點是飛行十分平穩,舒適度很高,而且造價不貴。
后世二戰期間,這種飛機被米國人造了一萬多架出來,用于客運和軍事,受到了各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