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吐蕃的團隊終于起行了,人數比最開始預計的多出了好多,除了于秋帶領的軍政方面人員之外,還包括洺山書院派出的醫藥研究組,種植研究組,地質研究組,支教團隊和建筑團隊。
這些人會乘火車到長安,再從長安分批乘運輸直升飛機到蜀中,至于所帶的物資,早就在幾個月前由親衛師走水路運送到了巂州,并且一路往高原上運送,提前扎好營盤,準備好了直升機降落補給點,所以,一路上大隊伍走的還算輕省。
只不過,用直升飛機飛越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風口有一定的危險,所以,大家需要走一段冰雪道路,才能去到后世的那曲地區。
讓在洺山書院讀了十二年書的薩頹格姆比較意外的是,于秋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居然也享受如同神靈一般的待遇。
南詔各部得知于秋會經過巂州,提前好幾天的時候,就帶著自家的土特產前來看望他。
因為,正是因為于秋領導的那次救援,改變了巂州,改變了整個西南百姓的命運,在引進了夏國的農業技術,與夏國的制藥集團合作之后,這一帶的百姓的生活,已經徹底的擺脫的貧困,在李世民將巂州劃為經濟特區之后,這里的許多百姓,甚至實現了富裕,日子過的與關中百姓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于秋在這邊又收割了一大輪積分之后,才開始啟程往吐蕃。
或許是之前在玉龍雪山待過幾個月,于秋翻越唐古拉山的時候并沒有什么高原反應,甚至都不需要吸氧氣包,看上去十分輕松,這讓薩頹格姆和一眾吐蕃子弟又是一陣驚訝,于秋在這世界上果然是百無禁忌的,連吐蕃的惡劣天氣,都對他的身體造不成任何影響。
“東贊,這一路來,你有什么感受。”離家十多年的薩頹格姆看著周圍的雪山峰頂,十分感慨的向噶爾東贊問道。
“我只是感覺很溫暖,以往走到這里的時候,寒風總是讓我感覺身上的皮肉在被人用刀割的痛苦,雙腳會失去知覺,雙眼會干澀的難以睜開,可是現在,我的雙腳十分暖和,背心里甚至有汗。”嘎爾東贊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羽絨服和腳下的雪地靴道。
也不知道夏國的紡織集團用的是什么布料子,這種內夾羽絨的衣服穿在身上,根本不懼寒風。
至于鞋,那就更厲害了,不僅底板十分防滑,內含可以讓人步行的時候感覺腳下有力的足托,沾在鞋面子上的雪水還透不進來,最關鍵的是,它看上去很大,護住了整個小腿,但并不是很重,還十分結實耐用,哪怕是穿著它走幾個月的路,也未必會壞。
“是啊!夏國已經用技術克服了高原的寒冷和少氧的問題,今后,這里的天然環境將不再是阻礙他們上來的條件了。”薩頹格姆看了一眼身旁正向高原行進的隊伍道。
所有去往高原的夏國人,都是穿著和他們差不多的行頭,背上還都背著一個氧氣包。
而且,夏國對于身體的保養,有全套的護理用品,臉和手有專門的防凍霜,嘴唇也有防干裂的唇膏,甚至,身體都有防干燥瘙癢的身體乳,所有人雖然是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但精氣神和在中原平地上行走的時候沒有什么區別。
“直到今日,我都十分慶幸當年與阿魯大相一同去到了夏國,這改變了我們吐蕃人的命運,薩頹格姆,你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的吧!”嘎爾東贊有些感嘆的道。
“當然,要不是夏國的醫生全力的救治,我的父親早就已經去世,根本等不到我學成歸來的這天,這個人情,我必須要還。
東贊,我是洺山書院的大學畢業生,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薩頹格姆拍了拍比自己大幾歲的嘎爾東贊的肩膀道。
曾幾何時,他覺得嘎爾東贊就是吐蕃高原最聰明的少年,后來,他不這么認為了,洺山書院里比他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