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孫通判,本心也是好的,只是這有些事情,按了舊列去做,怕也惠及不到百姓,況譚大人的政令,有孫通判在前面意見不和,又得打個折扣了,下面的人自然有幾分不同的心思。”這官場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有些七拐八拐的姻親關系,涉及到別人的利益了,上司也不太好使了。說到這里李萬氏就不太能懂了。于是李萬氏就說起了另一樁與李衡有關的事情
“寶哥兒這周歲剛過,我估摸著怕是要尋兩個官話說得好的小廝丫鬟,每日引他說些官話,莫叫他被影響了,到了明年去,你我回到府里,衡哥兒一張口,便要被人笑了。”寶哥兒是李萬氏給李衡取的小名,現在府里好幾個都是外頭買來奴仆。
“這是要緊的事。”李弘文也認可到,于是這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第二日,姨娘們帶著兩個庶姐兒早早的來請安。
沒錯,便宜父親也是有兩個姨娘的,大姐兒是淶姨娘所生,名念瑤,到此已經四歲了,淶姨娘是李萬氏的陪房丫頭,是家生子里頭挑出來的,一家子的賣身契都在李萬氏手上,再忠心不過。
另一個是婆婆王氏送過來的芙姨娘,打小就陪著李弘文,有幾分香火情的,卻也是生了個姐兒,名念薇,如今兩歲有余,姐兒們還小,李萬氏就讓都跟著姨娘單開的小院兒住,這府里主子少,地兒也寬敞。
姐兒們小也是主子,就由乳娘帶著請安入座,淶姨娘和芙姨娘卻要伺候李萬氏用膳的,自覺的立在李萬氏身后,添飯夾菜。
李衡現在也是能吃飯的,不過她現在連凳子都坐不穩,是不同著一道用的,是單開的粥米飯,但這時也得由乳娘抱著,左看看右瞧瞧,一家人都食不言寢不語的,兩個小姐姐也教養的好,安安靜靜的,倒也沒見吃上幾口飯。
她也不能說話,不是不會,主要是她本來就會說,聲帶發育好了完全沒問題的,只是她的口音跟大家是有些差別的,只敢發出單個的音節,這個事情可是讓她頭疼的很,只能慢慢練習了。
便宜父親用膳完畢,就得去衙門里頭處理公務,昨日是挪的旬休日,今兒就需得補回來,這里的當差都是十日休一日,一個月就休三天假,李衡感覺這還是蠻辛苦了。
飯畢,李萬氏就讓兩位姨娘帶著姐兒回去,姨娘是回去之后才吃得上早飯,這里的事條條都有規矩,李衡可真是慶幸自己到這里是個男孩,三綱五常,從夫從子,對男人的約束畢竟是沒有那么嚴格。
李萬氏本來也要讓乳母把他以后就用男稱)也帶回房里去,撒嬌賣萌的賴著李萬氏不走,李萬氏好笑也無法,只得讓乳母跟著一起去。
今日是莊里頭管事來主院匯報的日子,已是都到了前廳里面靜靜的候著,李萬氏到時,除了幾個要緊的管事,其余的都隔在簾子外頭請安。
這里的幾個管事是徽州本地莊頭的,這里的地價底,去歲剛到的時候李萬氏就置辦了五六個莊頭,至于為什么不買鋪子,是因為這里畢竟不是他們以后常住的地方,待明年李推官任期到了,人一走,鋪子也沒有人在背后撐著,是不能夠經營下去的。
李萬氏掌家真是一把好手,買的幾個地方一番改善之后,收成就好上幾分。李推官鬼精的很,把這些都是算在李萬氏的私房里頭,父母健在不分家,李弘文這些年任上的打點銀錢,也都是公公和婆婆王氏送來的,除了從公賬里出一份外,婆婆王氏每回都要私底下補貼一回,所以夫妻倆的小金庫很是富裕。再則這些莊子位置相對上京是比較偏,以后給姐兒做嫁妝也是使得的,其中有一個就是給了筠姐兒的。
李萬氏完理清賬目,看莊頭孝敬上來的水果鮮菜太多,一家子也吃不完,劃拉出來一份讓柳春家的送到大姐兒李念筠那里去,李念筠是李弘文的親侄女,大姐兒叫法是從的他們三房排序,是李弘揚的庶出長女,年十七,去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