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浩應對起生氣的譚旭堯來就不那么輕松了,好在還有技術也不賴的孫彬,二人聯手險勝了譚旭堯一隊。
大家隔著花圍欄看了約一小刻,范若云便領著幾位姑娘往亭子里去,都是未嫁的女兒家,總不好一直杵在這里看。
其實各家夫人們帶著適齡的兒郎和姑娘出行在宴會上,本有彼此相看的意思。
年齡不同的孩子是分著不同的,李衡此時因年紀尚小,奶嬤嬤自是寸步不離的守著的,幾歲的小郎君大約都喜歡看哥兒們的蹴鞠比賽,姑娘也自有玩著猜謎語、對對子的文字游戲。畢竟都是十來歲的小姑娘,也不可能時時端著,這一玩起來,就難得暴露小孩心性了,李衡看著到也有樂趣。
這日宴畢,各家陸陸續續告辭回府,李萬氏和李推官共乘一輛馬車,李衡在一旁乖乖的窩在李萬氏懷里,充當背景板,耳朵聽得父親和李萬氏閑話起來。
李萬氏分享了夫人堆里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張家女有意聯姻王家郎這之類的,倒是沒甚可說的。
只不過一樣,譚家的長子下月就要迎娶安國公蕭家的再嫁女,而蕭從云自是要從徽州發嫁,約莫再過幾日里就能抵達徽州。
譚知州本家的族兄姊妹,這兩年就算有著譚大人的幫扶,畢竟底子單薄,操持這樣的婚宴,是都不太能拿的出手的。故前來接待賓客大體都是譚夫人的娘家親戚。
且李萬氏得到消息,安國公府前來送嫁的是長媳崔氏,倒因萬家也算是拐著彎的姻親。
這也是從李萬氏娘家說起。
李萬氏祖上出身承澤伯府一脈,現在的當家人已是老承澤伯的從孫輩,爵承三代而終,也就是李萬氏的大伯,如今也只是個掛著閑散將軍名號的普通朝臣,身上已經沒有了伯爺的封號。
李萬氏的父親又是嫡三子,這一輩的已經各自分府。
倒是李萬氏同母所出的兩個胞兄這些年比較爭氣,雖然如今職位不顯,但都在上京任職,李萬氏又是嫡出次女,也因萬家的兒孫眾多,祖上畢竟是勛貴出身,姻親關系倒也是非常龐大。
要說跟安國公府的關系由來,是因這安國公嫡出的長女蕭從蓉,嫁了宣郡王的大兒子。
而李萬氏大堂姐,也就是大伯的長女李如彤,也是嫁入宣郡王府,做了嫡幼子媳婦,正是親兄弟的妯娌關系。
李府蕭府算來,便是拐著彎的姻親,崔氏既已派人送了信,李萬氏自當前去拜訪。
一個國公世子夫人的到來,拜訪的賓客必定絡繹不絕。
李衡也是第一次聽起她母親大人的娘家情況,感覺母親娘家府的人真是多的不行。
倒是李弘文聽了這消息回:“崔氏送信,定是請夫人幫忙操持,你我二人久居徽州,人情采買甚為熟悉,倒是要辛苦夫人了。”
李萬氏聽了笑:“不過是打打下手罷了,一個國公家的世子媳婦,什么樣的宴會沒有操持過,況崔氏一向能干,既請了我去,也算是瞧得上我,總不過是帶幾個婆子小廝幫村罷了。”
李萬氏說的也是實話,能得崔氏相請的都是牌面上的人家,也是人情往來的維系。倒不是真要大家伙給崔氏幫忙去。
一路閑話,馬車回到府里,一天下來李弘文和李萬氏彼此都幾分疲憊,自先洗漱一番,休整后換著常服。
李衡這邊也被乳娘重新換了身衣服,而且奇怪的發現自己的衣物基本上都帶點紅色調,便問乳娘。
乳娘說法是給小孩子壓魂保平安的。
目前李衡還小,還是跟父母住在一個院子里,只單單隔了房間。
大多數時間李衡都是被乳娘帶到上房里度過,這不,回來休整片刻,乳娘牽著他的小手送到了上房里面。
因為在父母跟前,乳娘自去了外間侯著,只兩個看茶的丫頭侯在一旁。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