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把武氏哄高興了,武氏便為他做宰相一事去求高力士。要說這樣李林甫就放心等著了,那他就不是李林甫了。
李林甫者,口蜜腹劍,心機萬千,不可按常人論。從武氏的臥榻上爬起來后,李林甫轉頭又去找了自己相熟的一位宦官。
這位宦官是武慧妃宮里的人,李林甫每月給他額外發一份例錢,就把他拉攏成了自己人。見到這位宦官后,李林甫看到四下里無人,就招手讓他貼耳過來,然后小聲說了幾句話。
那宦官聽了后頓時連連點頭不已。等李林甫走后,這宦官就急步朝武慧妃所住的那處宮殿走去……
李林甫對那位宦官說的話是,“愿保護壽王”。當然,這句話是讓這宦官帶給武慧妃的。此時,武慧妃正是得寵的時候,李林甫把眼光盯向她,就猶如老鷹抓兔子,目標明確,手段高明,自覺是一件十拿九穩的事情。
最早的時候,李林甫先是買通武慧妃身邊的宦官。這樣,武慧妃的脾氣秉性,還有所思所慮他也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而這句“愿保護壽王”,李林甫覺得就是武慧妃此時最愿意聽到的話。
李林甫此時把這句話讓宦官帶給武慧妃,也確實是時機拿捏的正好。
武慧妃,一位長相漂亮,卻有點神經質的女人。可能是因為她是在皇宮里長大的緣故,她心里時不時地有些不安感覺。
等到她生下來的孩子接二連三的莫名死去后,這種不安的感覺達到了極致。所以,等壽王李清生下來后,她便求玄宗把李清交給玄宗的哥哥寧王李憲撫養。
寧王妃為人厚道,待李清為己出,將李清撫養到十多歲以后,才讓他回到武慧妃身邊。
武慧妃現在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個兒子就是壽王李清,女兒就是咸宜公主。想想自己生了五個孩子,最后只落下這兩子一女,武慧妃心里就莫名生出一股寒意。
于是,她暗暗發誓要像老母雞保護小雞那樣,不容任何人傷害李清和咸宜公主。
自小在宮里長大,武慧妃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母以子貴,或者是子以母貴。
那個忠王李浚不就是個現成的例子嘛,王皇后被廢黜后,這李浚就跟沒了魂一樣,整日里無精打采的,不管見了什么人也恭恭敬敬的。想這以前,這李浚可是以人龍自居的。
不過,忠王李浚這幾年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又是一副虎虎生風的樣子,不知是從哪里來的自信。
還有那位太子殿下李瑛,他阿娘趙麗妃失寵后,好像圣人也不太喜歡他了。
武慧妃閑著沒事干的時候,就會在心里琢磨這些事情。琢磨來琢磨去,武慧妃突然覺得自家兒子李清,可為太子也。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武慧妃先是被驚出來一聲冷汗,可接著她又生出隱隱的興奮感覺。這時候,她就像是突然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以后的日子也不再是每日承歡獻媚于陛下,而是有了十分明確的目標。
此時,子以母貴。將來,便是母憑子貴。
就在武惠妃有了這些想法的時候,李林甫恰到好處的送進宮里來的這句話,讓她那顆略微有些神經質的心甚是欣慰。
既然李侍郎主動示好,武慧妃也不能裝肉頭。于是,她又讓那名宦官給李林甫帶話,說是李侍郎公忠體國,社稷重器,將來必堪大用……
這番話說的有禮有節,就好像一位國君在表揚一名大臣,任誰聽了,也挑不出毛病來。可李林甫聽了后,這顆心才真正的放了下來。
高力士,武慧妃,自己入相的貴人也。
從那日以后,玄宗突然發現自己身邊最為親近的兩個人,突然都對那個李林甫感興趣了。
先是高力士,這人什么話都不說死,所以,說起這李林甫來的時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