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少喝,話少說,飯要多吃。這是李泌為李白打造的明哲保身之道。只是,這些事說說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李白號稱酒中仙人,怎么可能不喝酒,或是少喝酒?還有,李白很健談,在他那些酒友里屬于最能說的那一個。
如果有一天這幫酒友聚在一起,李白只是悶著頭吃喝,也不多說什么,那些人會以為他病了。李白縱情談論,且談吐不凡可是出了名的。
飯要多吃,這是李泌在宮里陪玄宗吃了幾次飯以后得出的教訓。不多吃點,回頭準保挨餓。
李白雖是答應李泌一定會做到,李泌只是笑了笑,心里明白若是李白能做到這三點,李白就不是李白了。
一個人到了四十多歲,說實話,有些東西真的不好改變了。
就在兩人說過這話的第三天,喝的大醉的李白就被人抬回了書院。看著被人抬著,依然是大呼小叫著的李白,李泌沒有說話,只是熟練的指了指那處偏院。
這次送他回來的是宰相李適之。他見到李泌面色不悅,就有點尷尬的說道:“我等并沒有勸酒,都是他自家喝成這樣的。”
李白見到酒后是什么樣子,李泌自然明白的很。于是,他將阿奴找來,囑咐她給李白做碗醒酒湯。
然后,他看著還沒有離開的李適之等人,鄭重地說道:“諸位,大唐小先生李泌在此敬告各位,多飲傷身,奉勸各位愛惜身體前途,莫要貪杯。”
說完,李泌轉身就走了。
李適之等人站在院子里有些凌亂。汝陽王李琎扯了扯李適之的衣袖,低聲說道:“這小先生是生氣了。”
李適之看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沒聽小先生說,讓我等愛惜身體前途嗎?這話說的就是你,壽王尚且在這里安心守孝,倒是你這個親兒子,整日和我等在一起宴飲。回頭傳到圣人那里,必然治你個不守孝直的罪名。”
說完,李適之和張旭等人就走了。
李琎站在院子里發了好一會呆,直到李適之等人都出了書院大門了,他才指著自己的鼻子看著那邊有些懵逼的說道:“大兄,你是怨我嗎?哪一次喝酒不是你喊我去我才去的。”
這時,李瑁走了過來,看到李琎還站在那里發呆,就對他說道:“大兄,不如你也來書院吧。省的哪天喝酒喝出事情來。”
李琎瞅瞅他,又看看空曠曠的書院,搖搖頭說道:“書院里不熱鬧,我不喜歡。再說,喝酒能喝出什么事情來?”
李瑁比他歲數要小,以前在寧王府里的時候,李琎就經常帶著他玩耍,兩人關系一直很好。聽到他這樣說,李瑁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你忘了前太子和光王、鄂王那事了嗎?”
李琎一驚,心說我怎么會忘了那事?那三位喝酒時嘴上沒有把門的,最后就把性命搭進去了。
這時,他突然明白李瑁剛才說的那話是什么意思了,于是就問道:“十八郎,你那話是不是說,我等整日在一起喝酒,必然會出事?”
李瑁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背著雙手,裝出李泌平時的樣子說道:“小飲怡情,大飲傷……”
李瑁故意沒把話說完,李琎沒好氣的說道:“傷身。”
“呵呵,是嗎?”
李琎不吭聲了。
每日喝的醉醺醺的,口干舌燥不說,這腦袋也暈乎乎的,如同騰云駕霧一般,說不傷身那是騙人。
至于李瑁話里的意思,李琎不是不明白。只是他想不明白的是,為何李瑁也和那位小先生一樣,開始勸人少喝酒了?
問李瑁,李瑁說道:“小先生說,一位宰相,一位圣人身邊的翰林待詔,還有你這位汝陽王,還有那位張狂草。哦,還有一位平民百姓,另幾位就不說了。
你等整日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