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鮮于仲通舍得為楊釗花錢,那一定是有緣由的。
楊釗挨打,還有挨打后在酒肆巧遇鮮于仲通,本身就是鮮于仲通布的局。
至于鮮于仲通為何這樣對待楊釗,那就要從鮮于仲通的野心說起。鮮于仲通是進士出身,可仕途一直不順,無奈,他棄官經商,終成蜀地富豪。
但是,他不是范蠡,沒有帶著美人泛舟的隱心。他的人生偶像是呂不韋,是那種付出投資便要有收益的大鱷。
所以,他的志向還是追求權勢,最大的權勢。而像呂不韋那樣的人做的那樣的事,就是對權勢最好的詮釋。
既然呂不韋能慧眼發現秦始皇他爹的潛在價值,鮮于仲通覺得自家也能發現楊釗身上的潛在價值。
至于他為何就認定這個楊釗了,并不是因為楊釗種地種的好,而是鮮于仲通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皇宮里,此時正有一位楊姓娘子獨得恩寵,正是如日中天之時。
而經過鮮于仲通詳細調查,那位楊姓娘子和這位楊縣尉是本家親戚。鮮于仲通明白,自己要真的想和朝廷那邊發生點什么關系,這楊釗就是最好的中介。
就這樣,鮮于仲通先是指使長史張寬找茬打了楊釗一頓。結果,楊釗表現的很有骨氣,硬是沒有求饒。
這一點鮮于仲通很滿意。如果楊釗但凡表現的慫一點,鮮于仲通就要改變策略,甚至放棄楊釗另尋他人。
鮮于仲通找的是和楊玉環能扯上親戚關系的人,和楊玉環有關系的人并不是只有一個楊釗。好在楊釗表現的很有骨氣,鮮于仲通覺得這人還能用。
接下來,鮮于仲通便伸出手,將楊釗第一次拉出苦海。深諳人心的鮮于仲通明白,好處不能一次給盡,如此就沒人會珍惜這些好處。
所以,鮮于仲通把楊釗從長史的魔爪里救出來后,只給了他一丁點甜頭,就是一個從九品的縣尉。
這個官職讓楊釗很尷尬,屬于打腫臉充胖子的那種。鮮于仲通對此了然于心,就在楊釗又欠了一屁股債,同時有了想為鮮于仲通做點事的想法后,這錢就給的更是大方了。
可以這么說,楊釗想怎么花錢,他就怎么給錢。既不問錢的去向,也不問錢的用途。這種養死士的花錢手段,別說是楊釗了,換做誰也會對鮮于仲通生出以死相報的心。
況且,鮮于仲通把話早已說明了,不要楊釗的命,也不用楊釗拿縣尉的權力來換錢,只求日后楊釗發達了,能幫自己一把就成。
鮮于仲通的這些話,讓楊釗花錢的時候更是放心了。同時,他也對鮮于仲通生出日后但凡有機會,必然相報的心。
就這樣,楊釗被鮮于仲通慢慢控制住了。此時,楊釗已經到了離開鮮于仲通便活不下去的地步。
可鮮于仲通還是像往常一樣,只給他送錢,其余諸事不說不問。直到有一天,已經被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任命為采訪支使的鮮于仲通,從益州回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把楊釗找來。
正在縣衙辦公的楊釗,得知是鮮于仲通找自己時,心里突然生出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心說這一天終于來了,花了他那么多錢,今天就是回報他的時候了。
楊釗連衣服也來不及換一身,就趕緊來到鮮于仲通府上。到了府里見到鮮于仲通后,楊釗正待行禮,就見他朝前一步挽住了自己的胳膊。
“楊兄不必多禮,今日找你來,是為兄有事要求你。”
楊釗愣了一下,隨后便說道:“鮮于兄客氣了,兄弟多受鮮于兄恩惠,正無以回報,鮮于兄但凡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兄弟我雖死不辭。”
鮮于仲通點了點頭,指著書房說道:“這里請?!?
兩人在書房里坐定后,鮮于仲通捂著心口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