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節度使治所鄯州城。城外,董延光點齊本部人馬后,便騎馬向列隊完畢的士卒前走來。
這是歸屬他指揮的三千人馬,都是隨著他身經百戰的大唐將士。對他們的戰力,董延光很有信心。可這次要打的是石城堡,董延光明白,沒有節度使王忠嗣的全力支持,這些人馬就是去送人頭的。
昨夜,他已經收到恩師張忠亮的來信。信中讓他不要做此事,可他明白,這信來的晚了些。此時,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去看看王將軍的兵馬來了沒有。”董延光朝著一名隨從喊道。
隨從應了一聲,隨后打馬向另一個方向去了。
隴右軍大營,王忠嗣帶著十幾名將領,正在看著那些整隊的士卒。
李光弼看到王忠嗣面色凝重,便低聲說道:“將軍先前上奏說,石城堡只可待敵不備之時,方可伺機攻取。可董延光依然出兵,可見朝廷對將軍的奏報,并不當做回事。”
王忠嗣不語,心中卻是澎湃不已。
李光弼又說道:“董延光要攻打石城堡的消息,此時不但是我部,就是吐蕃人也早已知道。昨日斥候回報,說石城堡北面山中,有吐蕃人趕著羊群沿著山頂進入石城堡。顯然,那里已是增兵儲糧,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王忠嗣依然不語,只是胸脯起伏的更是厲害了。
三萬人馬,這是王忠嗣奉命派給董延光的增援。看著這些人馬,王忠嗣心里幾乎是在滴血。唐軍將士不怕死,也不怕打仗,可打這種沒有半點勝算的仗,王忠嗣還是第一次遇到。
這時候,他想到了王海濱,也就是他那位戰死在沙場的父親。他還想到了長安,想到了書院,想到了書院里的小先生。當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干爹,皇帝老子。
圣命難違!自己若是再不遵旨,恐怕死的人就更多了。
三萬人馬列隊完畢,王忠嗣騎馬走上點將臺,看著下面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邊的將士,王忠嗣在心里說道:我會盡量讓你們活著回來。
幾名部將也跟著上到點將臺上,王忠嗣眼望前方,淡淡地說了一句,“出發!”
那些部將一愣,都是覺得有些異常。以往大戰之前,這位節度使都要激情澎湃的講幾句話,還會將功勞賞賜說清楚才會發兵的。
這次是怎么了?話不多說也就罷了,這功勞賞賜也不說,可就有點過分了。
幾名部將一時不明白,都是愣愣的看著他,并無人將他的將令傳下去。王忠嗣絲毫也不在意這些,只是又說了聲“出發”。
這次的語氣略微重了些,那些部將一聽,便趕緊命鼓吏號兵擂鼓鳴號。
號令如山,頓時鼓聲如雷,號角爭鳴,點將臺下的一隊隊唐軍動了起來……
這時,李光弼撥馬走到王忠嗣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將軍今日可是忘了什么?”
王忠嗣看著下面塵煙飛揚的點兵場,沉聲說道:“李將軍說的可是賞賜之事嗎?”
李光弼點點頭,頭盔下的臉面露出擔憂的神色。王忠嗣道:“開出賞賜,將士們定然會拼死一戰。這樣勝算雖是大一些,可死去的將士必然也是尸累成山。我可以不做這個節度使,也可以削職為民,但我絕不會拿將士們的命為自己加官晉爵。”
李光弼看著他如刀削一般的側臉,心里頓時是感慨萬千。作為一名將軍,誰不是想著軍功,誰不是想著可以升官晉爵。可自己這位長官卻不是,他心里裝著的永遠是眼前這些弟兄。
想到這里,李光弼顫聲說道:“將軍,我明白了。此戰甚是兇險,我會好生注意,盡量不讓弟兄們枉死。”
王忠嗣轉臉看著他,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兩軍在山腳下會齊,高舉著“唐”字大旗,和諸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