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加拿大小城溫市。
天空太藍,太陽太大,晃得人睜不開眼睛。我瞇著眼睛坐在后院的藤制單人沙發(fā)上,看著三個孩子在油綠的草地上打滾,時不時擔心一下四歲的老三小然會不會傷到,欣賞著老大老二已然開始步入少女時代的美麗。右側(cè)隔著一張圓幾,另一張?zhí)僦茊稳松嘲l(fā)上坐著的是抱著五個月的老四的先生顧云帆。院子周圍有很多婆婆在今年新栽下的格桑花,一排排,婷婷玉立。我能想到這就是很多人眼里生活最美好的樣子。對了,我叫林謐然,38歲。
原本就閑散的加拿大生活,這幾個月因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變得更加百無聊賴。加拿大的確診人數(shù)不斷上升,作為傳統(tǒng)的華人,家中有老有小的我們,顯然用更保守的方法保護自己是最妥帖的。盡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已經(jīng)是為了保護自己唯一能做到的了。
好在這個小城人口不多,安全指數(shù)相對就高了很多,人都很少遇到,何況是得病的人?
還好在去年夏天顧先生忙活著給全家換了個還算大的hoe,我們一家六口,加上去年底趕來加拿大照顧我月子的公公婆婆,八個人住在這個有六間臥室的hoe里,毫不擁擠。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不會抬頭低頭的總碰面,大眼瞪小眼,這讓這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不顯煩躁。
陽光燦爛的日子,三個大些的孩子在后院的草坪上翻翻跟頭、玩玩水,老人打理一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倒也閑適而幸福。
五個多月前出生的老四曼曼正處在可愛得一塌糊涂的階段,笑聲也好哭聲也罷,都成了這棟房子里最鮮活的聲音,給大家?guī)砹藷o窮的歡樂。
幾乎賦閑在家的顧先生每天稍微處理一下公事,然后就有很多時間來陪孩子,幫父母,偶爾陪我。
時間,在最近這半年多里,于我而言幾乎喪失了概念,好像每天都有很多百無聊賴的時間可以虛度,每天又都飛逝而過。每天7-8次喂奶、偶爾采購、洗洗衣服,整理一下房間,一天就過去了。疫情和高齡產(chǎn)子讓我這種懈怠的狀態(tài)變得合情合理,但心里其實總是覺得不太舒服的,于是偶爾找顧先生的麻煩。
當然,我有時候也覺得他在找我的麻煩,閑適久了的男人可能內(nèi)心比女人還要煩躁些吧。
于是,這半年我倆經(jīng)常彼此嫌棄,再彼此折磨,再彼此重修舊好,最后覺得家庭的堡壘更堅固了。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流淌。
想起年初的鼠年春節(jié)后,我剖宮產(chǎn)下了曼曼,然后便莫名地進入了兩個多月的產(chǎn)后抑郁期。不愿意跟任何人說話,偶爾躲在臥室里哭。家人都以為我在臥室睡覺,便沒人來打擾我,也沒人知道我經(jīng)常哭。直到溫市本地的產(chǎn)后電話回訪,護士問出了我的情緒問題,這才浮出水面。好在先生其實是很緊張我的,倒也陪著我慢慢度過去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種抑郁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我再次想起了那個曾經(jīng)失去的寶寶末末,也可能因為那會兒正是國內(nèi)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剛生產(chǎn)完的我控制不住對身在國內(nèi)的父母的惦記和無窮無盡的思念。
我已經(jīng)兩年沒有面對面的見到爸媽了。以前我常覺得自己是擁有幸運體質(zhì)的,有首英文歌唱的是“i anna it, nt it”(我想要這個,我就得到了這個。)我?guī)缀醮蟀肷际潜蝗绱诵疫\的眷顧著。可人生過到第38年,我才慢慢意識到,得到了所有你想得到的,也就意味著你一定會失去一些不得不失去的東西,比如,常伴父母左右。
過往日子里,有23年,我與父母朝夕相處。我有一對嚴父嚴母,于是我成為了一個自己對自己也很嚴格,而不給他們機會苛責我的三好學生。曾經(jīng)在成年后有幾年,我是對這種教育方式帶給我的強大的心理壓迫感覺得透不過氣的,甚至怨怒。而時至今日,再回首看待這種國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