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帆5歲學琴,學到11歲已經在濱海市拿獎拿到手軟。那個年代還沒有流行鋼琴考級,熟悉他的人后來都說11歲的他可能已經有89級的鋼琴水平。
然而誰都想不到,他在學琴的第七年,不管不顧地放棄了鋼琴。在那個孩子都是放養的年代,眼看著小伙伴們在窗外打鬧,鋼琴在他眼里更多的是負擔和枯燥。精湛的琴技是他曾經放棄了無數同齡人可以擁有的閑暇時光換來的。
幾年后,因為顧爸爸工作調動,他們全家在他中考前搬到了我的家鄉松江市。顧爸爸是專家級別的工作調動,給子女解決升學便也在這調動政策里。顧云帆就這樣特批免試進了市一中。
那屆新生入學報到當天,新生們照例都在告示墻上查找自己的班級。告示墻所在的主教學樓大廳里,有一架三角鋼琴常年擺在那里。
這時,鋼琴聲響起,吸引了一眾目光。彈琴的是蘇瀟瀟,她坐在鋼琴凳上彈起了耳熟能詳的《致愛麗絲》。
可惜蘇瀟瀟的琴技沒能支撐住她的自信,琴聲突然中斷了,一時間空氣中彌漫著尷尬的氣氛,幾秒鐘的功夫蘇瀟瀟的臉就漲紅了。
這時,顧云帆緩步走到了琴凳邊,鼓勵地看了一眼蘇瀟瀟,坐下,帶著蘇瀟瀟一起四手聯彈完成了這支曲子。
一曲奏完,大廳里口哨聲、掌聲四起。顧云帆卻迅速起身,轉身離去,蘇瀟瀟馬上也站起來追了過去。
“嘿!同學!你叫什么?”蘇瀟瀟追到門外,直接問到。
“顧云帆。”他站定,回答。
“我叫蘇瀟瀟,分到了5班!剛才謝謝你,不然我可出丑了。你在幾班?我得去謝謝你。”蘇瀟瀟開朗誠懇得讓人難以拒絕。
“我在7班,不用客氣。”顧云帆看著面前這個落落大方的女孩,心里還是生出幾分好感的。
四手聯彈便是校園里流傳的兩人神雕俠侶般故事的開端。
然而這件事于顧云帆來說,卻只是覺得坐在那里的同學很尷尬,他好像可以幫一下,因為這首曲子他很熟悉。即便是個男生,是任何一個人,他都覺得應該幫忙。
s換我也不會這么覺得啊,這事兒真不怪蘇瀟瀟。)
開學一周后,一中傳統的新生詩朗誦比賽開始籌備。蘇瀟瀟在一眾報名主持的新生中,因為長相得體、聲音甜美、主持經驗豐富脫穎而出。在籌備比賽流程的時候,她適時地向老師提議采取現場鋼琴伴奏,取代之前的磁帶伴奏。
“磁帶伴奏一旦卡點出錯,就不容易重新找到正確的位置。”
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得到了負責老師的認可,“這個提議好!可是這也需要一個鋼琴技法純熟的人才能保證效果。咱們這屆有嗎?”
“有的,您可以試試7班的顧云帆。”蘇瀟瀟說。
就這樣,顧云帆被班主任通知去了試琴,即便5年里碰琴的機會并不多,早已深入手指尖的記憶,讓他摸上琴鍵便如行云流水。
接下來的一個月,蘇瀟瀟和顧云帆經常在一起溝通比賽細節,二人漸漸熟絡了起來。蘇瀟瀟的聰明大方倒是讓顧云帆跟她合作起來得心應手,毫無隔閡。
新生詩朗誦比賽的效果最終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更多次的合作相繼而來,兩個人便成了別人眼里的固定組合、“情侶檔”。
然而,沒人知道顧云帆其實時常覺得不自在。但是他在那個年紀,還不懂拒絕,總是怕拒絕會讓別人失望。
他的不懂拒絕,何止對于鋼琴表演。
第二年,新一屆的新生入學典禮結束那天,蘇瀟瀟主動提出,“云帆,你送我回家吧。”
“好。我騎車載你吧。”顧云帆拍了下自行車后座。這并不是他第一次送蘇瀟瀟回家,之前每一次兩個人幾乎都不怎么說話就到了,顧云帆以為這次也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