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虛門外門的傳道大殿,是外門弟子學習和相互交流的地方。
每天清晨都有或多或少的外門弟子,前來聽課,交流,或者在殿前的廣場上修煉法術。
一路上,方翰已經見到了無數和他身著同樣制式青袍的外門弟子,或者單獨乘坐飛鶴靈禽之類,或者一群群乘坐中小型的飛行法器,前往位于外門第一峰的傳道大殿。
相比他們,方翰等幾人就像個土老帽,還展開御風術在地面上飛掠,前往第一峰。
等到了傳道大殿,進去之后,才發現來了不少人。
大殿方圓千余丈,地下擺滿了一個個蒲團。
上面幾乎都坐滿了人。
“哪來這么多人?”
方翰有些訝然。
青虛門好幾年才從云葉仙城招了20人,在他心目中以為外門弟子最多一兩百人。
結果并不是。
青虛門在楚國可是第二大宗門,每隔幾年,在各大仙城都有和其余五大宗門一起的聯合選拔弟子。
除此之外,還有十年一度的開山門招收弟子。
這些弟子就是只沖著青虛門去的了。
但是,外門弟子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原來青虛門弟子的后裔。
青虛門內門弟子以上,后裔中有靈根的,都可以挑選一人直接免試入選外門。
而如果是筑基期長老的后裔,只要有靈根,就都可以進入外門修煉。
金丹期師祖的更不用說了。
所以,這樣累積下來,青虛門外門達到數千弟子也不足為奇。
其他大宗門也都是類似情況。
相對于選拔和招收來的弟子,宗門修士后裔的弟子,更受重視一些。
在哪里都講究出身,這也很正常。
筑基期的長老只在月中和月尾前來講課,平時的話,每天都有內門弟子前來負責授課,講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有自己想修行感受,也是很受歡迎。
給外門弟子講課,這也是每一個資深內門弟子必須完成的宗門雜務。
而今天是月底,會有筑基期的師叔來講課,所以今天外門弟子來得更多一些。
傳道大殿后面還有幾所偏殿,是平時不同內門弟子來講授不同的課目,比如煉丹,煉器,陣法,傀儡機關的地方,各外門弟子根據不同的需求前往學習。
今天是筑基師叔來,所以人群都集中到了大殿之中。
方翰在大殿的邊緣找了個蒲團坐下。
不一會兒,一名身著鎏金青袍的筑基期師叔就翩翩而來。
他今天開篇講述的是引靈氣入體后,經過大周天之后,怎么讓丹田產生的靈力更加凝練。
“雖然你們修煉的功法各有不同。”
“運功路線也有所不同。”
“但是歸根結底,無外乎運行大小周天,丹田轉化靈力。”
“增加修為,拓展強化經脈,釋放法術攻敵等等。”
“而靈力精純程度,除了和你本身修為,功法相關之外。”
“還有一些訣竅,可以讓你的靈力更加凝練。”
這位筑基期長老緩緩講述開來,頓時讓在場的幾乎所有外門弟子都精神一振。
方翰更是心中一喜。
沒想到,第一次聽課,就碰上筑基期師叔分享修行訣竅。
這可是非常珍貴的,用靈石都買不來的。
尤其對于方翰這種出身散修的,更是求之不得。
“其實,說起來并不復雜,就是盡可能的壓縮你們丹田中的靈力之湖。”
“盡可能的去除駁雜。”
這一句頓時讓方翰茅塞頓開,隨著他修為的進步,他丹田之中靈力之湖幾次擴大,但是在斗法或者行功的時候,總覺得沒有能百分百的利用上,到法力枯竭時,明明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