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周后再次上線,首藍星任務的結果已經統計出來,一輪過關的都拿到了一級功勛紀念獎章,兩輪過關的是二級獎章,三輪過關的拿到的是三級獎章,至于三輪還沒有過任務的就是被淘汰掉了。
因為玩家基數很大,所以哪怕通過率沒有到十分之一,進入第二輪的玩家總數也超過了十萬人。不過大部分的玩家都只能拿到二級和三級獎章,拿到一級獎章的人數大概在五千人左右。
獎章作為游戲道具在整個長期任務結束之后,會進行最后結算,可以用來兌換游戲中各種資源,游戲官方透露此次任務之后會開放新的游戲功能。
不過作為一個游戲,不能讓第一輪失敗的玩家無法上線,可以以另外的方式參與游戲。
游戲官方的說法是,因為整個游戲特殊任務搞的是情懷,緬懷的是人類聯邦的歷史,所以就算不能以任務者身份進入任務,湊個熱鬧看過關玩家實時真人電影也是可以的,客串nc也是可以的。
而官方太子爺私下的說法是,他們家家大業大,需要恰飯。不能讓本是用來吸引客戶的副本勸退客戶。
據同一個官方人員的小道消息,為了展示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結合,一些玩家客串的nc,可能是神助攻也可能是豬隊友。甚至游戲做好了最終沒人過關大家一起看電影的最糟糕的準備,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人類聯邦之不易。
此時再次上線,陳桐華發現整個游戲城市區的背景已經更改,原本和現實城市區相似的建筑風格,由明媚多變的樣子變成了單調的樣式,或者可以說是簡單死板。
原先所有彩色的、多邊形的設計都變成統一的金屬板接合的四方小平樓,確切地說,是所有的樓都沒有刷漆,沒有設計,就是機器批量制造的統一的盒子制式。連窗戶都沒有,只有一個供出入的口子。
而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快捷廉價。
放眼望去,房子都很低,都是幾乎不需要打地基的矮房子,搭個架子,然后隨便水泥糊上去。速度比質量更重要,至少在這個時候是這樣。
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一個房子能壽終正寢,哪怕房子的壽命不足5年。蟲族隨時都可能來,人類隨時都可能撤離。
因此能建一個一段時間能避雨不倒的房子就很不錯了。
畢竟在現在任務背景顯示的,是星際紀元的前4500年。
荒蕪,不看機器人和水泥,單看景象的話。這在陳桐華眼中,看起來和地球公元前1500多年前夏朝的復原圖都比不上,和公元前3000多年部落時期的圖景有得一拼。
這是星際時代,蟲族入侵,人類處于守勢時的地上。
幾年前,最早靠自己接觸星際歷史的時候,陳桐華只知道是和蟲族作戰,打了6000多年,死了一大批人,戰爭前人口數量是1000多億,到人類聯邦初建的時候差不多是100億。
但長達6000年,人口數量的走向怎么可能是一條平直的數據線條呢?
幾千年的戰爭,人類獲得過上風,也有過低谷,最低谷的時候,人口不足30億。
最低谷具體是什么時候,已經無法考據了。但前4500年也算是處于一個低谷期了。
況且30億的數據還是在局勢稍微穩定的時候,各地區憑感覺估算的數字加出來的。畢竟打仗都打出狗腦子的時候,誰還有閑情逸致去統計人數?再說就算統計,數據也靠不住。
比方說,昨天才統計過的一個人,今天可能連灰都不剩;今天去的一個居住區,明天可能被夷為平地。
大戰當前,明天和死亡真的不知道誰先到來。
前4500年的時候,人口還是比30億多的,因為還沒有走上坡路,人口是沒法向上增長的。換言之,人口還不是最低點。
從前6000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