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而逝,楊遠現在已經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如果不是他能經常給家里帶來一些驚喜,楊遠娘早就讓他成為家里種田的主力了。
今天楊遠有拎著兩只兔子和一只野雞回到了自家院子。
“小凱,去把這只兔子給三叔家送去。”
一進門楊遠就看到正在院子里和妹妹玩耍的弟弟楊凱。
小妹楊月看到大哥進來,拋棄了二哥楊凱,跑到楊頂身邊抱住了他的胳膊。
“大哥你又帶獵物回來啦,太好了,今天又有肉吃了!”
楊月最喜歡的就是大哥,不僅時常往家里帶獵物,而且還經常做一些好吃的零食,那個叫辣條的東西真好吃!
吸溜!
想著又香又辣的辣條,楊月不自覺的咽了一下口水。
一旁的楊凱看到大哥回來后的反應就不如小妹熱情,何況他還要指使自己去干活。
為什么一向崇拜大哥的楊凱對他的話有些微微抗拒?
因為楊遠支持他去上學。
這對羊角村和楊遠來講這是一個天大的變化,能夠讓羊角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
但是孩子們可不是這樣想的,甚至一些大人們也不會這樣想。
大人們想的是田里的農活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孩子們想的是這樣會不會耽誤耽誤自己撿柴、抓蝦、摸魚還有練習武功。
學習?那是什么?能吃嗎?
這些人沒有長遠的眼光,但是楊遠能夠理解。
肚子都填不飽何談學習成才?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羊角村沒有步入溫飽,他們或許知道讀書能改變命運,但是卻沒有讀書的資本。
于是楊遠主動成為了羊角村推動適齡兒童入學大使。
不想讓自家孩子上學的,楊遠帶著一幫兄弟上門拜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然后保證學費由孩子們自己搞定,并且保證農忙的時候大家會一起來幫忙,勉強得到了默認的結果。
至于不想上學的孩子那里就更簡單,不想去?可以,打敗我。
否則開學后誰不去我揍誰!
在上學讀書這方面,楊遠當了一次暴君,鎮壓了所有反抗。
楊凱就是反抗的失敗者之一,還是反抗軍的主力,也是當初被楊遠揍的最慘的孩子。
誰叫他哥叫楊遠呢!
不過那都是三個月以前的事了,今天是休沐日,就是放假,楊凱好不容易逃脫了娘親交給他的勞動,沒想到又被楊遠抓了壯丁。
唉!二胎沒人權吶!
楊遠回家的時候娘還沒有回來,還在田里勞作。
爺爺奶奶也不在,跟著娘一起去了田里,因為今年的年成不好,都快到四月了,還沒有下過一場雨。
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恐怕到了六月會有大旱,所以羊角村正在拼盡全力搶苗。
楊遠家的幾塊田位置還不錯,距離河邊較近,但是為了預防,三個人還是一直在地里忙碌。
楊遠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幫娘親挖水溝。
不僅是他,村里十幾個半大小子都得去田里幫忙挖水渠。
今天楊遠想到自家已經快五天沒有見到葷腥了,每天娘和爺爺奶奶還要辛苦挖水溝,所以才沒有去田里,假裝去山里,實則從自己的空間里拿出了兩只野兔,一只野雞。
楊遠讓楊月去田里把娘和爺爺奶奶他們叫回來,已經到了中午,太陽照的人止不住的冒汗。
“真是鬼天氣,剛剛四月,竟然就這么熱!”
楊遠剛才進山,看到山上的樹林都有些不正常。
天氣溫暖,樹木早該長滿了翠綠的樹葉,但是因為缺水,茂密的枝葉都是一種不正常的黃綠色。
“這段時間要辛苦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