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樣,他才必須謹慎。
經過這七年多的經營,他的話在這群十三四五歲的孩子中有時比他們的父母還要管用。
因為他們的父母會出錯,而楊遠從來沒有。
他們的父母不能向他一樣叫給他們厲害的功夫,不能經常給他們帶來獵物,不能做出美味的零食,不能做出那么多有趣的玩具和游戲……
對他們而言,父母更加親近,而遠哥更加厲害。
如果面對同一個問題,楊遠和他們的父親同時給出解決辦法,他們會相信楊遠的辦法更好用。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楊遠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行為造成的結果。
楊國林對這種情況很有發言權,他兩個兒子都是楊遠最堅定的支持者。
有時候連自己這個父親的話他們都敢反駁,因為遠哥曾經告訴過他們另外一種道理。
娘希匹,真不知道誰是你們老子!
如果不是他娘攔著,我揍死你們。
楊國林知道楊遠心中有顧慮,但是沒有關系,他找楊遠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打消他心中的顧慮嗎。
“我明天帶人去打探那群山賊的消息,你也跟著一起來吧。”
楊國林最后決定即便不帶那群小家伙一起去,楊遠是一定要去的。
他要讓他知道,作為楊家的當家人一定要果斷、勇敢,千萬不能和他父親一樣,太心軟,這個世界太心軟會失去很多。
“好。”
這個要求楊遠沒有拒絕,或許只有親眼看見那群山賊,他才能堅定心中的一些想法。
晚上,楊遠沒有留在二叔家吃飯,回家吃完飯后和爺爺還有娘親說了一聲,明天要早起和二叔一起進山,晚上可能不會回來。
“我明早給你煮一碗面條,你吃完再走。”
楊遠娘還不知道山賊的事情,只以為是真的要進山打獵。
“不用,我一會兒煮兩個雞蛋,明早吃完就出發,到了山里還怕沒吃的?”楊遠非常自信的說道。
楊遠娘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到了山里如魚得水,沒有繼續堅持。
第二天,楊遠起了一個大早,距離和二叔商定的時間還早,但是還是起來了。
第一次參與村中的大事兒,而且可能會見血,他心里還是有些激動。
不一會兒楊遠聽到廚房里有聲音,悄悄收拾好衣服,給弟弟掖了一下被角,他走出了臥室來到廚房。
楊遠娘正在燒火給他煮面,“娘,你怎么起來了?”
昨天她不是已經答應自己不用早起了嗎?
楊遠娘一邊燒火一邊把搟好的面條準備好,旁邊還有一個已經打好的雞蛋。
“我想了想,你還是吃碗熱乎的再去更舒服,一會兒進山了多聽你二叔的,他是老獵人,雖然可能不如你身體好,但是懂得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娘親的絮叨在楊遠耳中不斷響起,他的眼睛逐漸模糊,這一世他有一個好娘親。
“嗯,我知道了娘。”
楊遠擦了擦眼睛,走到娘身邊,“我幫您燒火。”
楊遠吃完了一頓最香的面條,然后背上父親留下的獵弓和娘親揮手告別。
楊遠娘看著兒子的背影,背著獵弓的樣子和他爹好像好像……
“安全回來……”
一聲低喃在廚房里響起,沒有傳出廚房門就消散在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