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楊遠拜見。”
“起來吧。”
以楊家和張家的關系,楊遠這聲世叔叫的沒毛病,張志孝也認了下來。
楊遠和張語的事情他也從父親之前的信中已經(jīng)得知,對這個以后可能成為自己侄女婿的少年,他也打算觀察一番,所以才會這么輕易的見他。
“坐。”
張志孝指了指他右側(cè)的凳子,示意楊遠坐下。
楊遠對張志孝行了一禮之后,干脆的坐到凳子上,臉上沒有任何緊張之色。
張志孝不露聲色,心中對他的評價開始提高。
此子心態(tài)不錯,面對自己竟然還能泰然自若,可見其心志堅定。
又想起父親在信中表明張家的缺糧危機正是楊家支援才得以度過。
這就讓張志孝對楊遠的感觀更好。
說起來,楊遠也是在彌補自己犯下的過失。
當初破鋒營剛剛調(diào)來滄羊郡,后勤補給出了問題,再找不來糧食,五千兄弟就得跟著自己挨餓。
張志孝沒有辦法只能拿自家下手,因為他相信父親不會去告他。
搶其他家可沒有這種優(yōu)勢。
所以說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
他一位張家怎么說也是百年家族,又出了自己這么一個將軍,怎么說也得有些積蓄。
哪想到……
唉!
只能說父親是個好人,張家深明大義。
區(qū)區(qū)三千石糧食竟讓張家村陷入了缺糧危機。
悔不該!悔不該啊!
幸好有楊家?guī)兔Α?
想到這里,張志孝對楊遠的稱呼都有了改變,“賢侄此次來看我不知有何事?”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找自己一個將軍有何事要談?
父親的信中也是語焉不詳,只說這位楊遠賢侄本事不小,是楊家未來的扛旗人,讓自己不要太過輕慢。
但就算如此,楊遠來和自己談事也有些荒唐。
除了驚訝之外,張志孝還有些好奇,所以他給了楊遠一個機會。
把他擺在一個勉強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和他交流。
楊遠心知張志孝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現(xiàn)在不能把事情談完。
下一次他可就真的只能以賢侄的身份前來了。
所以楊遠打算直奔主題,“世叔,我聽聞破鋒營中缺少糧草,所以打算贈送一批糧草供您調(diào)配。”
張志孝此時感覺自己有些小瞧了這位楊賢侄,“有何條件?”
破鋒營缺糧的事情雖是機密,但對張、楊兩家是無效的。
所以楊遠知道也不稀奇,但他的提議就有些耐人深味。
贈送糧草,好大的手筆!
張志孝心中不僅有興奮,還有警惕。
楊家想做什么,家中為何有如此多的存糧,竟然比張家都要多。
不過缺糧是現(xiàn)實,如果楊家能夠一批糧食,還真幫張志孝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至于強搶,張志孝從來沒想過,還是那句話,除了張家,他哪一家也不能搶。
而且從他的想法中可以得知,他不認為這件事情的主導會是他面前這個少年,在他心中,楊遠不過是楊家推出來的代表。
楊遠還不知道張志孝對他的看法,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他更喜歡讓人把他看做代表,這樣大家對他的關注就會降低。
七公,我的所作所為可都是代表著你的心意,你到時候可得幫我兜住了。
七公老背鍋俠了。
面對張志孝的發(fā)問,楊遠顯得異常冷靜,“沒有條件。”
“沒有條件?”
張志孝顯得更加驚訝,沒有條件的好處有時讓人更難以接受,
楊遠也是深知其中奧妙,于是再次開口說道“如果世叔非要讓我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