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都不會給巴圖克,他的任務就是牽制住齊國的兵力,不要讓他們反攻草原。
而且為了不讓巴圖克超出自己的掌控,特利特意為他準備了一個合格的助手,塔吉。
但是特利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繼承人似乎和他的意見并不是很統一。
巴圖克在還沒有到達齊國邊境之前就想要獲得所有軍隊的指揮權。
塔吉當然不會同意,他的年齡比特利還要大一些,巴圖克當上大汗的時候他沒準已經不在世上。
至于部落和家族,還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吧。
面對巴圖克收攏軍權的行為,塔吉選擇了拒絕。
金狼鐵騎只會聽從大汗的命令,大王子也只是大汗的兒子。
像大王子這樣的兒子,特利大汗有八個。
不管巴圖克在自己的營帳里如何咒罵塔吉,短時間內他也奈何不了他。
而沒有塔吉的配合,巴圖克就不能順利掌控所有的五萬騎兵。
“該死的塔吉,你會后悔今天的選擇。”
巴圖克沒有繼續和塔吉糾纏金狼鐵騎的掌控權。
而是帶著大軍前往齊國的邊境。
他選擇的位置非常巧妙,燕云郡和真定郡的交界處,不僅避開了齊國邊境最難纏的對手,駐扎在北陽郡的北陽軍主將,陳牧。
而且也讓真定郡和燕云郡兩地的駐軍不能輕易出兵。
真定郡與燕云郡之間本身就有些齷齪,以后不管巴圖克選擇從哪一地南下,都會比較輕松。
齊國北地,臨近草原的邊郡共有五地。
其中燕云郡、真定郡和北陽郡最靠北,是面對蠻族南下的主要防線。
滄德郡和燕南郡因為有滄水和燕云山脈的保護,防守壓力不大。
齊國在防守壓力較大的三個郡安排了三支邊軍,分別以郡名命名,燕云軍、真定軍和北陽軍。
蠻族興兵十五萬南下入侵順國的消息很早就擺到了齊國人的書桌上。
他們的商隊遍布草原,蠻族的動向很少能逃脫他們的打探,而且這次可是一個大行動。
十五萬人噯!
可以和齊、順兩國在北方邊境上布置的所有軍隊數量相當了。
“蠻族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
幾位齊國將軍感嘆戰爭的突然,已經多少年沒有見過一萬以上的蠻族騎兵了。
十年還是十五年?
順國的朋友,希望你們能夠守住自己的家園。
當齊國人還在為順國的遭遇祈禱時,大王子率軍五萬逼近燕云郡和真定郡的消息也傳到了他們手中。
“不可能,蠻族怎么可能雙線南下?”
一開始,他們根本不肯相信這個情報。
“陰謀,一定是順國人的陰謀!”
但是當巴圖克來勢洶洶的出現在齊國邊界之外時,齊國人不得不相信,蠻族對他們確有企圖。
“派人去和巴圖克交流一下,詢問他的來意,為何要率軍來我齊國邊界?”
此時此刻,仍舊有不少齊國人帶著僥幸心理。
為什么要打仗,大家一起和平發育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