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營與蠻族騎兵碰撞之后,就像一把鐵錘擊打在一顆雞蛋上,瞬間蛋殼被錘的粉碎,蛋液和蛋黃四處飛濺。
一個沖鋒過后,霍青調轉馬頭,看著四散的蠻族騎兵,下達了自由接戰的命令。
“一個都別放過!”
“是!”
霍青依舊一馬當先,他沖出去之后他身后的帝國騎兵才開始各自尋找目標廝殺起來。
帝國騎兵在馬上的實力比神衛營斥候還要強三分,面對蠻族騎兵,就算爸爸打兒子,蠻族毫無還手之力。
霍青沖到一名蠻族騎兵面前,一刀砍掉他的腦袋,同時上半身向后躺下躲過兩把從前面看向他的蠻族彎刀。
隨后霍青握住馬刀順勢一抽,劃在了右側蠻族騎兵的肚子上,頓時腸子順著傷口留了出來,受傷的蠻族騎兵捂著肚子掉下馬背。
另外一邊,與霍青交錯而過的蠻族騎兵看到只是一個照面就損失了兩個同伴,心中一突,回身的速度慢了兩分。
霍青抓住這個機會,轉身一個直刺,正中蠻族騎兵后心,十秒不到,三名蠻族騎兵便死在他的刀下。
這也是他最后的戰果,當他解決三名蠻族騎兵之后,抬眼一看發現戰場上已經沒有了對手。
騎兵營一次沖鋒之后,能夠留在馬背上的蠻族不足三十。
一次沖鋒騎兵營就擊殺了三分之二的蠻族騎兵,自身損失只有個位數,而且全部是受傷,沒有死亡。
帝國騎兵的強悍可見一斑!
霍青擊殺他面前的三個蠻族時,其他帝國騎兵也找到了各自的對手。
這還有大半帝國騎兵只能在圍在一旁觀看,剩下的蠻族騎兵實在不夠分。
如果不是霍青第一個沖出去,他也不可能撈著三個蠻族。
現在沒有了對手,霍青只能騎馬來到這群順國百姓面前。
他和普通的帝國騎兵不同,他是營長,還代表著主公楊遠的意志。
“你們是哪里人?”
雖然是在滄羊郡內,這群百姓看起來也都是黑發黑眼的夏族人,但霍青還是打算詢問一下他們的情況。
聽到霍青的問話,百姓們都不敢上前答話,這位將軍看起來可不是容易相處的人,最終他們推選出一位老者來和霍青交流。
看你濃眉大眼的樣子,應該不會欺負一位老人家吧。
說是老者,其實也就四十多歲。
不過在這個三十多歲就能自稱老夫的年代,四十多確實可以算是一名老者。
老者自稱羅山,滄山縣銅山鎮人,為躲避蠻族劫掠躲進鎮子西側的銅山之上。
但是因為食物不足的原因又陸陸續續從銅山出來,銅山乃是一座礦山,山上并不生產野果野物,所以并不適合多數人躲避戰亂。
下山之后的遭遇不用羅山細說,霍青就能想到,一群手無寸鐵,不對,下山的時候應該是有一些簡陋的武器,但是帶著一群老弱行動,被蠻族盯上的結果就是死!
人群中青壯的數量比較少就是因為在遭遇蠻族之后拿著武器的青壯都被蠻族擊殺。
他們這些人也淪為了蠻族取樂的工具。
當然如果不是蠻族想要拿他們取樂,他們也等不到騎兵營的營救。
只能說蠻族種下了什么因,就結出了什么果。
霍青一直認為最好的敵人就是死去的敵人,用敵人取樂,哪怕只是老弱,也是一種腦殘行為。
如果帝國騎兵中誰敢抱著用敵人取樂的心態,他一定會狠狠地懲罰他,讓他知道什么叫做戰爭的殘酷。
接下來就不用霍青問了,羅山把這群人的情況全都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霍青當然不知道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不過只要他們不前往滄林關,真假也不重要。
“你們不要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