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青來到府衙門外直接從馬背上跳下來,對著滄水縣令拱手行禮。
“滄水縣民團騎兵營霍青拜見縣令,民團團長楊遠特命在下送來出縣征戰的戰果,一支蠻族千人隊的腦袋?!?
說完,霍青一揮手,五百名帝國士兵把馬上的蠻族腦袋摘了下來,放到了一旁的板車上,整整裝了三板車還要多。
“好,霍營長請起,楊,楊團長做的很好,滄水縣民團做的很好。”
“來人,把這些蠻子的腦袋送到中街菜市場,讓大伙兒都看看,這蠻族也不是青面獠牙,三頭六臂,有本縣令和民團在,蠻族進不了滄水縣,讓他們把心都放肚子里,好好過日子?!?
“是,縣令大人!”
滄水縣的捕快看到這些腦袋還有些害怕,但是聽到縣令的話后立即興奮起來,走出十來個人推著板車去了菜市口。
“霍營長,我們進去聊?!?
“大人請!”
滄水縣令暗中非常滿意,然后率先進入了府衙后院的客廳,與霍青分座于廳中。
等到侍女把茶端上來之后,滄水縣令對霍青問道“霍,營長,不知道楊團長這次讓你回來除了交付戰果之外,還有什么其他的叮囑?”
滄水縣令知道楊遠因為沒有官方身份的緣故,只能給他的隊伍起了一個滄水縣民團的名號,手下的軍官也只能自行安排。
但讓他稱呼楊遠和霍青的職稱還真有些別扭。
在中洲較早的年代時,有營長和團長之稱,但早已棄用多年,就算沒有棄用,其蘊含的意義也早有變化。
像楊遠這樣在軍中這樣應用的還真沒有。
不過滄水縣令想了一下,畢竟民團嘛,可以理解。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霍青開口了。
“稟大人,我家團長只是讓我給你送來戰果,沒交待其他事情。”
其實楊遠是交待霍青一些事情的,例如讓他見到滄水縣令后客氣一些,不要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帝國士兵的實力有多強,他們的內心就有多驕傲。
尤其是成長為軍官的帝國士兵。
除了楊遠,其他人都不值得他們重視。
如果沒有楊遠的特別交待,滄水縣令看到的霍青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不過他肯定不能喝滄水縣令直說,否則不就白裝了嘛!
滄水縣令似乎有些驚訝,他怕霍青沒有聽明白,用更加直白的話又問了一句。
“楊團長對于獎賞有沒有什么要求?”
“還有糧草的問題,是否需要滄水縣支持?”
霍青聽到他這兩個問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管是他霍青還是遠在滄北縣的楊遠,對于獎賞和糧草都沒有過多的重視。
獎賞的重要性還要大一些。
不過楊遠并未交待霍青對獎賞提出要求。
他自然要實話實說,“縣令大人,我們團長對獎賞并沒有什么要求,抗擊蠻族,拯救順國百姓在我們團長看來是一個順國子民應該做的?!?
“而且他知道縣里的百姓也因為糧食的問題而苦惱,不想因為民團加重滄水縣百姓的負擔。
所以對糧草也沒有提出要求?!?
滄水縣令大喜。
“好,好?。顖F長不愧為我滄水縣俊杰,處處為官府,為百姓著想。
滄水縣能有楊團長這樣的人杰,是滄水縣之福!”
對滄水縣令而言,只要不要糧食,多夸幾句又能如何啊。
一杯茶水的事兒。
而且霍青剛剛也說了,楊遠不僅不要糧食,而且來獎賞都沒有提任何要求。
這樣的合作者上哪兒找去?
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愛屋及烏,滄水縣令對霍青變得更加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