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整編方案之后,楊遠便再次閑了下來,整編的事情交給下面的人就行,他只需要在整編完成之后露個面就行。
尤其是這一次整編并沒有觸及任何人的利益,而是增加他們的權力,更是沒有人會暗中阻攔。
一下子楊遠突然感覺自己閑了下來,“這可不行,手下的人都忙著,我這個主公閑下來時萬萬不能的。”
于是他開始給自己找事情做,例如參觀工業區的各個工業小組。
已經成熟的,技術含量不高的小組他去的次數比較少,反而那些新建立的還不成熟,技術含量較高,目前沒有產生大量效益的小組,他很喜歡去。
憑借著上一世的視野和經驗,他提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很多想法能夠讓一個小組的研究、生產進度提高一個層次,有些想法也只是泛泛而談,沒有什么用,還有一些想法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不僅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是給該小組成員添亂。
在各個工業小組轉了幾圈之后,楊遠發現目前的工業區確實面積太小了。
很多實驗根本施展不開,這嚴重影響了工業組的發展。
所以楊遠打算在冬天繼續施工,先修建一個更大的工業區。
“主公,在冬天修建工業區會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不如把它們投入到修渠鋪路上面,雖然也比其他季節要更費力,但比修建工業區要好多了!”
工程組的負責人勸楊遠不要先修建工業區,那樣做不符合利益最大化。
潛龍寨現在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浪費人力物力的程度。
楊遠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工業區的一些研究真的非常重要,擴大他們的實驗基地必不可少。
但是因此浪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又會波及其他工程的進度。
尤其是農業、水利、道路工程。
“這該怎么辦呢?”
就算動用神衛軍和潛龍軍,還是要有所取舍才行。
最終楊遠選定了一個不算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讓神衛軍給幾個工業小組修建了一處比較簡略的實驗基地,等到開春之后新的工業寨建成之后再進行搬遷。
然后他便率領所有的軍隊和民夫加入了滄水縣的水利、交通網建設中。
尤其是水利網,它將會是滄水縣的二十五萬百姓的命脈。
而且冬季和初春也是修建水利的合適季節,枯水期,除了寒冷一些,表層土凍的硬一些之外,其他條件正適合施工。
有了更多的鐵具之后,修渠的速度大大提高。
楊遠站在一處工地上,看著手中滄水縣水渠網的規劃圖,突然發現這個規劃還是有一些疏漏。
他叫來挖鑿水網的負責人,“鄭河,你有沒有覺得這水網還缺了點什么?”
鄭河是楊遠在滄水縣尋找到的本土人才,來自鄭家。
鄭家祖上曾經出國多任工部官員,主要負責水利工程。
到鄭河父親一代已經淡出官場,但對治河的研究并沒有放棄。
鄭河父親還出了一本關于治河、修建水利工程的書。
能夠發掘鄭河這個人才,證明楊遠對滄水縣的把控正在變強。
鄭河來到楊遠面前,看著他手中的水網圖,思考剛剛的問題。
水網圖上面有十二橫八縱二十條比較大的溝渠,已經覆蓋了滄水縣八成的區域,剩下的兩成要么地勢過高,要么根本不需要規劃,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完善的規劃。
但是還缺什么呢?
鄭河看著水網圖,思索著自己看過的關于水利的書,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
“納水之地,這水網建成之后,水源才是最重要的東西,還需修建如湖泊一般作用的納水之地,才能防旱治洪。”
“鄭先生大才,正是如此。”
如果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