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有郡守麾下的捕快和郡尉府的聯防隊,周、章兩家只能在商業上打擊對方。
就算有沖突也只能晚上在暗中解決。
傷亡較小,不敢讓其他人知道。
但是在城外,兩家的沖突已經到了火爆的程度。
兩家的田產都有幾千上萬畝,這還只是在滄羊城周圍。
如果把整個滄羊郡都算進去,兩家至少有十幾萬畝土地。
這些田地至少需要一兩萬人幫助他們耕種。
如果他們愿意,以明年降租為條件,可以短時間內動員幾千人的打手。
滄羊城周圍就有兩家召集起來的將近兩千佃農。
他們不愿意為世家打架,但是他們需要生存。
除了這些舉著鋤頭、糞叉的農民,周家和章家還有一群更擅長打斗的打手。
他們才是城外的主力。
周家和章家都有一件大宗生意,周家的布匹,章家的糧食。
凡事大宗商品,都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運輸的安全。
先不說各國交界之地普遍存在流匪,就是各國境內也有數之不盡的暴民、山賊、土匪。
糧食和布匹又是生活必需品,想要打劫周、章兩家車隊的人不計其數。
滄羊郡內的綠林勢力還忌憚一些兩家的實力,不會輕易動手,到了其他郡,誰管你周家還是章家,只要不是李家,都照樣搶。
此李家非彼李家,天下李家千千萬,能夠讓所有綠林忌憚的只有一家。
為了保證運輸的安全,周家和章家都養著一群護衛,這群護衛的構成很復雜,既有兩家的家生子和佃農,也有外面招募的好手,甚至還有江湖上人士,這些江湖中人有善有惡,在一個共同的目標——賺錢的引領下聚到了一起。
城外,已經返回村子的百姓都在想方設法的度過新年,他們的家園被蠻族毀了,田地還在,但是想要長出莊稼還得明年,今年如何度過已經是一個難題。
好在有郡尉府和郡守府的存在,還沒有上任之前,楊遠就和劉志打了招呼,要召回背井離鄉的百姓,讓他們重返滄羊郡。
但是返回的百姓可不是普通的百姓了,他們已經成為災民。
郡守府需要賑災,那時劉志還未上任,并不想承擔這樣的責任,但楊遠的一句話就讓他同意下來。
“一切花銷有我來?!?
劉志立刻沒有了反對的意見。
“只需要郡守府出一個聲明,由郡守府牽頭,郡尉府去執行?!?
劉志更是當場保證,只要有需要郡守府配合的地方,隨便提,他一定全力幫忙。
這種好事兒也不多見,不用出錢,還能賺取名聲,劉志希望這樣的事情楊遠能夠多做一些。
“賢侄,你放心大膽的去做,上面的事情由我去解決?!?
救災的錢肯定不能全部讓楊遠來花,否則就不是大功,而是大過,王都那邊怎么說也要意思意思。
然而王都那邊還真就只是意思意思,只免了滄羊郡兩年賦稅,又減稅兩年,調撥的賑災物資少的可憐。
不過楊遠也不在乎那些東西,就這么少的物資,他還分潤了一些給劉志,讓這位老大人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但耐不住楊遠的堅持,最終只能收下,“唉!賢侄,這叫我情何以堪?!?
“大人,收下吧,只有你這位老父母過的更好,才能帶領滄羊郡百姓過的更好!”
楊遠真情實意的說道,連他自己都信了。
滄羊郡經過蠻族入侵之后,可以算的上是百廢俱興,加之楊遠的交通網計劃。
即便是在冬天也沒有停下施工,工程進度可以慢一些,但是工人需要工錢活下去。
直到臘月二十七,各地的工程才全部停下來。
滄羊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