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彪要高,他原本可以呆在郡尉府等待張彪上門拜訪。
但楊遠就是不喜歡這樣做,他想要在第一時間看看張彪這位鎮西將軍之子以及他麾下的青龍衛。
一個將軍之子帶著一支禁軍來到邊郡邊關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派來一個將軍鎮守滄林關,這楊遠是比較能理解的,加強邊關,派一位身份特殊的將軍很正常,就算讓他帶來一部分禁軍也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五千這個數字就有些不正常了,如果不是自己做的還不錯,楊遠肯定以為這位張彪將軍來滄羊郡是不懷好意。
他的目的不是鎮守滄林關,而是看住自己!
現在楊遠也有這種懷疑,這支青龍衛總不能真的只是來鎮守滄林關的吧?
其實還真是楊遠想多了,張彪帶領的青龍衛還真的就是來鎮守邊關的,如果條件允許,他還打算帶著自己麾下的青龍衛進入草原轉一轉。
以往都是聽說草原上的蠻族南下入侵我們順國,這一次我就要帶著青龍衛去草原看一看,蠻族去得,我順國人也去得!
想要做到這些,滄羊郡的支持肯定是少不了的。
輔兵、糧草、器械,各種支持多多益善。
所以張彪才會如此的痛快的來滄羊城拜見楊遠。
楊遠雖然是郡尉,但是想他張彪以前見的都是什么人,怎么會把一個突然冒出來的郡尉放在眼中。
尤其是知道楊遠不過是一個未及冠的少年,張彪甚至想要繞過滄羊城,直接前往滄林關。
什么擊敗蠻族,戰功赫赫,封官郡尉?
都是一群人蠅營狗茍的把戲。
顯然,張彪把楊遠這個郡尉當成了兩個派別相互妥協的產物。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他來不來滄羊城的結果真就差不多。
他肯定不會支持張彪攻入草原的計劃,既然不支持,何必來滄羊城找氣生?
最終還是邢偉的勸解起了作用,“將軍,不管這個小郡尉屬于哪一方,漸漸總是好的,聽說郡尉就是滄羊郡本地人,年輕則氣盛,你覺得他對蠻族會有好感嗎?”
正是最后這個問題讓張彪改變了想法,對啊,管他是誰的人,只要對蠻族不滿,就應該支持他,多少無所謂,不拖后腿就行。
于是兩人還未見面,心中就已經認為對方肯定與自己尿不到一個壺里去,但又不得不見對方,所以這次見面的氣氛一開始并不融洽。
但是見面之后,氣氛很快就有了轉變,率先改變態度的是張彪,因為近衛營的出現讓他感覺楊遠這個郡尉也不是一無是處。
至少他身邊的護衛很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