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沒有在陳郡多呆,尤其是陳郡北部,雖然這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顯然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陳郡北部的事情就交給阿飛和黑翼去處理就行了,楊遠相信他們不會讓自己失望。
楊遠一路奔向南方,并沒有打出滄羊郡郡尉的旗號,關心官場的人肯定都知道新任滄羊郡尉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人。
但是年輕到什么程度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
就算已經對此有所預料的秦王等人也沒有見過楊遠的真正面貌,當他們看到楊遠第一眼的時候,不得不再次驚嘆他的年輕,他們還是低估了這名少年。
那已經是半年多以后的事情,此時的楊遠因為不想一路上被無聊的宴請打擾,所以選擇了暗中前進。
反正沿途的官府也不知道他要去王都,也不會安排人專門在路上等他。
一路下去能省好多事情。
而且擺開車架,大搖大擺的前往王都和目前這樣喬裝打扮,暗中前往王都在一路上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
楊遠喜歡看到更真實的景色。
坐在馬車里和騎在馬背上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樣的。
從滄羊郡一路向南走,天氣越來越熱,景色也越來越漂亮。
田里的莊稼也變得越來越綠。
陳郡去年也遭了旱災,但是沒有滄羊郡那么嚴重。
去年,順國旱災最嚴重的地方是東北四郡,重中之重是滄羊郡和更北部的赤滄郡。
如果沒有那場蠻族入侵之禍,滄羊郡的情況可能還要比赤滄郡好些,畢竟滄羊郡境內有滄水主干流經,就算旱災如火,到了滄水河流域也要給這條大河一個面子,給滄羊郡百姓一條生路。
奈何世事無常,誰又能料到王都竟然還有其他打算,滄羊郡百姓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任命楊遠成為郡尉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換一個人來做這個郡尉,恐怕現在的滄羊郡還是一片戰(zhàn)火。
光是山賊、流民和叛軍就能攪得滄羊郡天翻地覆,一個處理不好,周圍的赤滄郡、滄武郡和陳郡都會受到波及。
到時候順國北方就是一片混亂,難保蠻族和東面的齊國人不起其他心思。
就算是剛剛吞下去的隨國都可能消化不良。
也只有楊遠,戰(zhàn)爭了蠻族,拯救滄羊郡百姓于水火之中,身上既有戰(zhàn)功,在滄羊郡百姓中又有威望,才能鎮(zhèn)得住滄羊郡,讓它迅速恢復到戰(zhàn)前的狀態(tài)。
不僅恢復了秩序,還恢復了生產,甚至在今年最遲明年就能獲得超過往年的稅收。
不過楊遠沒有打算主動把他在滄羊郡做的事情交代出來,也沒有讓劉志主動上書。
他認為其他人應該也不會上書順王,狀告他的行為。
畢竟他們自己屁股下面還都是一坨坨翔,怎么敢主動把老底掀出來?
一切都要看他們的暗中交鋒的結果!
“楊猛,我們現在到了什么地界?”
楊猛從馬背上拿出一張地圖,對著地圖看了一會兒,說道“公子,我們現在到了南唐郡。”
楊遠在進入陳郡之后也看過幾次地圖,知道這南唐郡就是陳郡最南邊的一個郡。
他也應該在此轉向,從向南轉向向西,以后的路差不多就是一路向西。
不過他此時并不關心向南還是向西的事情,反而對陳郡的這些縣名有些興趣。
“陳郡的這些地名還真是怪,每個地方都和姓氏有關。”
帶有姓的地名不罕見,但是這么多帶姓的地名聚在一起就比較罕見了。
這也是楊遠對東北四郡的了解還沒有那么深刻,尤其是滄羊郡之外的三郡。
陳郡這塊地方雖然不大,但在幾百年前卻是小諸侯國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最小的諸侯國只有幾個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