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給我遞拜帖,呵!不用理會!”
不是每個人都重視一個從邊郡來的郡尉,雖然都是兩千石的官,但王都里的官按照慣例比外官高半級,在有些人心中甚至高一級。
而且越是有規矩、無私心的人此時越不待見楊遠。
因為他壞了規矩。
在覲見順王之前先去拜訪這些大臣,在這些正直的官員眼中楊遠就是一個不不守規矩之人,想必也是一個貪官。
不過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楊遠拜訪,這已經是官場的慣例。
而且接受楊遠拜訪的人大都對他贊譽有加。
至少從他們府上傳出來的消息是這樣。
年紀輕輕,很講禮數(送的禮物可不少),而且能力出眾,這樣的年輕人在王都也不多見。
當然也不能算是百年不見的人才,能夠擊敗蠻族很厲害,但近百年來順國缺少厲害的將軍、統帥嗎?
不缺!一點都不缺!
張老爺子為何會在五十多歲的年紀就閑賦在家?
還不是因為邊疆不缺能戰、敢戰的將軍!
能戰很好理解,就是能力,但能戰的將軍不一定敢戰,只有既能戰又敢戰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邊疆守將。
順國以武立國,立國之初更是壓著其他兩個大國和周圍的數個小國打。
如果不是他們當初的阻攔,順國的疆土肯定比現在還要大不少。
現在順國的一代二代戰將和統帥已經差不多全部推出了舞臺,就連三代也在逐漸退卻。
張老爺子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但其實已經是第四代中比較出名且有能力的統帥,不過因為某些原因,他放棄了繼續留在戰場上的機會。
中州大陸看似平靜,其實無時無刻都有著沖突和矛盾,齊、順兩國背面的北蠻,楚國南邊的南夷,都牽扯了三個大國不少精力。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外敵存在,三個國家的邊軍都保持著較強的戰斗力。
楊遠通過戰功獲得了郡尉的職位,這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想要讓所有人因為這些戰功高看他一眼,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文官一派。
楊遠提前拜訪的人中有不少都是文官,他很清楚這些人的能力,雖然不是每一個都能成事,但是壞起事來都是一流的。
所以楊遠想著提前拜拜碼頭,讓他們多忽略一下自己,滄羊郡也能有更多的發展時間。
可惜,他們看不上楊遠。
也看不上滄羊郡,順國三十六郡,赤滄郡和滄羊郡現在都是下下郡。
他們甚至都不愿在朝堂上聽到太多這兩郡的消息。
因為幾乎沒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