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官府都是什么仙鶴、麒麟、犀牛什么的,怎么到了我這兒就變得這么難看!”
楊遠在滄羊郡的時候很少穿官服,劉志比較了解他,也沒有告誡他一定要穿著嚴整。
但到了王都之后他就不能在散漫下去了,除非他想現在就和順王針鋒相對。
順國的官府以黑、藍為主色調,黑是順王當初以順國繼承水德,藍則是因為這種染料在順國的質量最好。
官服總不能穿著穿著就掉色,那不是給朝廷抹黑嘛!
現在順國的染織技術已經提高了不少,但是也沒有哪代國主提出要改變官服的顏色。
兩種顏色倒不是很丑,但加上面補子,楊遠是真心看不上。
“哎!胸前掛著一只熊,而且還是看起來憨憨的熊,拉低了我的智商啊!”
就在楊遠還糾結于官服的時候,宮門終于開了。
楊遠隨著大流兒向宮內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將軍、左右丞相以及九卿六部,然后就是他們的屬下。
楊遠雖然官職比他們大,但只能走到最后,等候順王的召見之后才能進入太乾殿。
果真外地的官員都是后娘養的,一點便宜沒有,還都是規矩。
好在沒有讓他在外面等,而是有人將他請到了偏殿,否則指不定他以后會起什么幺蛾子。
殿里發生了什么楊遠不知道,只聽到那邊的聲音不小,都傳到這邊來了。
他面前擺著茶水喝點心,這絕對是因為有順王的交代,其他外官不是每一個都有這樣的待遇。
他們大多都站在殿外的空地上等候,如果順王沒有記著他們,一直站到中午也是很可能的。
太乾殿,順王與群臣正在商議這段時間的政事,大朝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有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也是培養大臣們擁有大局觀的機會。
當然,最重要的作用還是為了解決問題。
不過這個最重要的作用也只是在立國之初有些作用。
現在嘛,大朝會已經成了大臣們吵架的場所。
俗話說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這句話在順國也很適用。
國家大事的方向和決策或早或晚的在順王和幾位大臣之間決定,在大朝會上說給大家聽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讓更多的官員有機會發言,這樣能夠讓順王發現更清楚他的大臣們(也讓那些大佬們更清楚的認識這些大臣)。
另外一個就是讓下面的這些大臣了解更多的國家大事,培養他們的能力,杜絕他們將心思都放到找朝廷決策的麻煩。
也就是俗稱的堵嘴,怎么做都是大家一起商量的,有意見可以保留,但不能詆毀!
當然大朝會還是能解決不少事情的,排除意氣之爭和道路之爭,很多決定都是在大朝會上做出的。
所以順王在身體出現問題之后依舊沒有停止上朝,他需要時不時的出來讓下面的大臣看看,他還沒死!
順國不是統一的日月朝,可以有一個四十年不上朝依舊能掌控皇帝。
就順國目前這種情況,順王如果有四個月不上朝,王都內就會暗流涌動,保不齊就來一場亂戰。
這次朝會上討論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還未到夏季,沒有地龍翻身,順國這個時節就沒有太大的災難。
不過等到一兩月之后,估計朝廷上的大臣們就要忙起來了。
大旱之后便是蝗災,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楊遠去年就開始在滄羊郡推行滅蝗的事情。
但順國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大旱之后還有大水。
滄水、赤水
順國國內的幾條大河在大旱之后都會開始泛濫。
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已經研究了幾百上千年都沒有研究明白這里面是什么理由。
所以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