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上。
因為下面的一個隊長認為這份情報非常不真實,很可能是一份假情報。
每年送到王都的假情報不計其數,有一份關于滄羊郡的假情報一點都不奇怪。
所以他沒有主動上報滄羊郡的情報,如果順王不催著要滄羊郡的情報,他會在驗證這份情報是真的后歸存檔案,直到有人需要它再調出來。
朝會之前順王還真沒有想起來要看滄羊郡的情報,所以現在他對滄羊郡的了解只能通過楊遠的講述。
至于真假只能由他自己判斷。
順王沒有懷疑楊遠說的是假話,因為按照他的認知,楊遠描述的畫面是正常的。
如果把滄羊郡換成其他郡也是一樣的結果。
這不是順王的錯,也不是楊遠編的瞎話有多真實,而是時代的局限。
順王沒有想過楊遠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在滄羊郡掀起如此大的波瀾,并且抗住了敵對勢力的反撲。
順王不想清查土地?不想讓削弱世家實力?不想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嗎?
想!他比任何人都想!
但他沒有辦法做到,為什么?
因為他沒有壓倒一切的實力,除非他有決心把一切都推倒重來,重建天地!
但他不敢,因為中州上不僅僅有順國一個國家,周圍還有其他兩個大國在虎視眈眈,有無數小國期盼著壓在他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分崩離析。
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他想的是循序漸進解決他認為需要解決的世家,一個個的解決問題。
幾十年的努力堅持下來,他取得的成果還不錯。
順國沒有繼續衰落下去并且還在復蘇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現在不行了,他老了,沒有時間和那些人繼續斗下去,所以這幾年才消停下來。
滄羊郡的情況讓順王有些憂心,去年的傷疤還沒有痊愈,今年的傷痛又要降臨,滄羊郡百姓能承受的住嗎?
放棄滄羊郡他當初是保持默認態度的。
現在他突然對滄羊郡百姓產生了一種愧疚之情。
這對一個王者而言是不能外露甚至不能產生的一種情緒。
順王,終究還是老了!
“楊遠。”
“臣在!”
“大旱之后必有大水,你回到滄羊郡之后必須要盡快做好防備水害的準備!”
“是,臣明白。”
楊遠在滄羊郡生活了十幾年,怎么會不知道這件事?
他的水利網可不僅僅是為了灌溉的。
順王正在考慮應該怎么樣補償一下滄羊郡的百姓,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拿出點來?
不行不行,此例不可開,否則以后那些大臣肯定會死死盯著孤的小金庫。
還是得和丞相們商量商量!
順王沖著旁邊站著的內官示意了一眼,內官非常默契的領會了他的意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恭送大王!”
大朝會結束,但楊遠沒能跟著其他官員一起離開王宮。
今天中午,有人請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