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還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滄武郡有人正在惦記他。
不過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就算李過站在他面前楊遠也不會擔心他的威脅,何況還是遠隔千里。
現在李過就算集合東北四郡其他三郡的力量一起進攻滄羊郡,楊遠都去不擔心。
只是免不得會拖慢滄羊郡的發展的速度,所以楊遠才一直保持著低調發展。
但如果真的有人以為滄羊郡軟弱可欺,楊遠會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睡醒的巨龍。
很快,組建新軍前往滄羊郡駐扎的命令從王宮中傳出,根本沒有給秦王等王公子們上奏的時間。
這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王上怎會如此急迫?”
“實屬不智!”
“快去請左相進攻勸勸大王吧!”
“王上定然有他的謀劃,只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一定不能讓他們破壞王上的計劃!”
驚訝的不僅是反對增加新軍的大臣,就是忠誠順王的大臣心中也不知道他為何要如此急迫的建立新軍。
新之一字已經說明了這支軍隊的不同。
按照慣例,這樣一支軍隊至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初步成型。
而想要擁有戰斗力,沒有一年的時間想都不要想。
至少需要見血之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兵。
楊遠手下的民團之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擁有較強的戰斗力,與蠻族交戰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充足的食物,嚴格的訓練以及身處戰場的環境,這才促進了民團的產生與強大。
和平時期,民團就真的只是民團。
剿剿匪沒有問題,但想要和蠻族作戰,還差的遠呢!
軍隊上的事情不能急,太急了只能訓練出一群炮灰。
順王當初雖然算不得什么名將,但也是統過兵打過仗的人,怎么會不懂這些?
只不過他下令組建這支新軍有他自己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他們盡快的上戰場。
所以顯得急迫了些。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諸位大人們也只能默許的默許,配合的配合,滄羊郡新軍的組建工作算是開始了。
到了這個時候,楊遠反而成了閑人。
雖然他很可能是這支軍隊以后的掌控者,但不管是組建還是訓練,都沒他的事兒!
這不是鬧著玩兒呢嘛!
之前我是沒有特別上心,但事實已經成立,為什么要把我排除在外?
“梁兄,王上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也只有楊遠敢這么說,梁成聽后只能露出一個禮貌又不失風度的微笑。
“楊賢弟,不說這些,朝廷練兵自有法度,我也弄不清其中的門道,你就等著接受那些訓練完成的士兵不是更好,何苦費心費力去親自練兵!”
這話一聽就不熟一個武官講出來的,每個將軍訓練出來的士兵都是不同的。
尤其是在中州這樣的時代,每支軍隊都帶著強烈的第一代主將的風格。
可以說在中州上,每一支垃圾軍隊都有著相似的缺點,但每一支精銳部隊都有著各自優秀的品質。
楊遠不渴求這支新軍,但希望它能夠在自己的訓練下成為一支精銳坯子。
糾正一支錯誤的軍隊比重新訓練一支軍隊更加困難。
但事實已經不能改變,楊遠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新軍之外。
或許這就是順王能夠如此順利的組建新軍的重要原因。
文官那邊沒能阻攔成功,武官這邊也要有個交代。
誰管練兵,這支軍隊就會帶著誰的烙印。
看你滄羊郡尉敢不敢用這支新軍!
楊遠肯定不會因噎廢食,不管你烙了誰的印,到了他的手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