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經驗最豐富,很多人已經成為了資深的一階士兵,只要參加兩次大型戰斗或者參與一次與武者的戰斗,就能晉升成為一名二階士兵。
到時候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對付四五名蠻族戰士。
就算沒有升階,單對單,蠻族戰士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第二等就是那些后來被楊遠召喚出來的士兵,他們的實力與蠻族精銳士兵相當,但是如果蠻族戰士騎在馬上,神衛軍就需要依靠軍陣的力量來應對。
剩下的民團和潛龍營、雛虎營實力都差不多,單獨與蠻族作戰肯定還是有所不足,不過依靠精良的兵器和嚴格訓練,也能夠與蠻族抗衡。
如果在守城的情況下,蠻族必須用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打破他們防守的城池。
楊遠手下沒有特別優秀的將帥,他們更多的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超強的實力,而對其他兵種的指揮稍顯不足。
對于一個統帥而言只是非常大的缺點。
所幸神衛軍更依靠士兵的實力的取得勝利,指揮的魅力稍稍差了一些。
主公既然決定在滄林關外和蠻族打一場,他們就要制訂一個相應的計劃。
后勤保障,調兵遣將。
楊遠是不會管這些的。
以前手下沒有人用的時候,楊遠還會親力親為,現在手下人才濟濟,他在做那么多就不是在體恤手下,而是在和他們搶功。
為上之人,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和手下搶功。
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能力,快速成長,既然壯大實力,又能助他們成長。
只要守好底線,楊遠就不怕他們反叛。
郡尉府的行動非常隱秘,沒有驚動太多滄羊郡百姓。
在很多人心中,蠻族還是無法戰勝的可怕存在。
楊遠能夠趕走蠻族,所以他們才會很快承認這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成為郡尉大人。
但現在他要去和蠻族在在草原一戰,沒有多少人相信他能獲得勝利。
但滄羊郡官府內相關人員都知道郡尉大人要和蠻族在草原打一場。
對此,他們的反應大同小異。
郡尉瘋了!
尤其是郡守劉志和滄林關守將張彪。
一個是滄羊郡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一個是滄林關的守將。
他們都認為楊遠這個決定有些沖動,只要守好滄林關,定會讓蠻族撞個頭破血流。
張彪自信有如此雄關,加上自己的青龍軍和滄羊郡的支持,守住十萬蠻族一年的圍攻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蠻族能夠圍攻滄林關一年嗎?
不可能!
除非他們真的想被滅族。
別說一年了,就是三個月拿不下滄林關,金鷹汗就得撤回草原,否則趕不上牛羊育肥,冬天他的族人就得餓死。
守關三個月而已,為什么要出關與蠻族在草原上作戰?
難道嫌自己的兒郎們死的不夠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