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必定很空虛,正是偷襲的好機會。
以前都是蠻族屠殺齊、順兩國的百姓,現在要輪到他們知道什么叫做痛苦了!
滄林關下,楊遠和張彪正在為鞏義、霍青等人送行。
“此去草原,要打出我們滄羊郡的威風,要打出你們地風采!”
“還有,記得安全回來,我等你們凱旋!”
楊遠沒有說太多話,他們都是久經沙場地老將,每個人都比他這個“新兵”更明白應該如何做。
“大人放心,吾等一定得勝歸來!”
鞏義、霍青等人告別楊遠,離開滄林關,向草原深處進軍。
蠻族在滄林關附近也有不少探子,霍青作為大軍前鋒,率領五千騎兵沖在最前面。
他們最直接的任務就是為大軍開路,尋找路線,清掃路線上的蠻族部落和哨騎。
這次進入草原,楊遠一共準備了三萬騎兵,其中八千是帝國騎兵,其他的都是騎馬步兵。
以三萬人對抗蠻族的十二萬騎兵,也只有他有這樣的勇氣、實力和志氣。
換成其他人,就算有神衛軍這樣強力的軍隊,也不會派他們前往草原。
據關而守不好嗎?
等著蠻族上來撞得頭破血流不好嗎?
為什么要出關與蠻族硬拼?
在齊、順兩國的很多將領的心中,與蠻族野戰就是自討苦吃。
只有楊遠這樣想要用不斷的勝利激勵滄羊郡百姓的人,才會選擇用更危險但更有沖擊力的方式開始戰爭!
到底值不值得就要看后續的發展了。
霍青將五千騎兵全部散了出去,他們最大的優勢其實不是他們比蠻族更強的身手,而是他們胯下的帝國戰馬。
能夠被空間承認為一個單獨的作戰單位,帝國戰馬的實力毋庸置疑。
它們沖刺的速度堪比二流武者全力奔襲的速度。
如果不是價格和后勤補給要求都比較高,楊遠肯定召喚十萬匹帝國戰馬,到時候十萬大軍來去如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敵人只能看著揚起的沙塵咬牙、嘆氣
想想就讓人激動的無法自持!
可惜辦不到,至少以滄羊郡一個郡的支持辦不到,就算楊遠占領了東北四郡都不一定能供養這么多帝國戰馬。
三萬匹已經是極限,這還是讓它們全都來到了草原。
“不要讓我失望!”
楊遠對帝國戰馬寄予厚望。
“三萬騎著帝國戰馬的神衛軍,一打五應該沒問題吧!
蠻族只有十二萬人,小菜一碟!”
楊遠喝著果汁,吃著剛剛鹵好的牛肉,美滋滋的想到。
牛肉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