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寢宮,宋君和左良相對而坐。
兩人臉上皆是一片凝重。
只不過宋君臉上的凝重并不是為自己,更多的是為面前的丞相和外面那些為了他的基業正在堅決抵抗子武的大臣。
左良看著對面和自己一般大的宋君,心中對這位老朋友的處境十分擔心。
“大王,我們先離開王都吧!”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子武鋌而走險,直接殺掉宋君,登上王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子武擁有大軍,但宋國王室也不是沒人支持,只要走出去,哪怕是新招募一支大軍都行。
到時候拼底蘊,還是宋王室更深厚,結局還未可知。
但宋君突然微微一笑,“左相,孤不想讓人再因為孤而犧牲,孤不想真正的成為孤家寡人!”
宋君是個仁君,一個人盡皆知的仁君,宋國人可能會說他們國君沒有膽子,沒有治理國家之能,沒有統帥的能力。
你絕對不會說他是一個暴君,是個昏君。
宋君的仁名甚至傳到齊、順、楚三國,所以子武有弒君的能力卻沒有殺害宋君,連對他的王后,子女都只敢監禁而不能殺害。
左良對自己的國君外加老朋友非常了解。
知道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然也知道用什么樣的辦法勸說他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大王,子武暴虐,如果被他得逞,宋國上下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您不能放任他繼續猖狂下去,必須阻止他!”
宋君搖搖頭,說道“不會的,子武是我提拔上來的,他是什么樣的人我很清楚,他的性子雖然暴躁了一些,但之前大半都是表現給我看的,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怎么做才能安穩的坐上王位!”
當初如果不是宋君的賞識,子武也沒有機會成為了宋國的大將軍。
如果不是宋君享有仁名,恐怕會有很多人在心中道一句識人不明,自作自受!
子武的出身并不低,乃是王室旁支,否則也不會那么輕易等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出身不低,還有才能,賢明的君主都會任用,而且是重用。
至于篡位之事,卻是與是否是王室出身無關。
只要是有貴族身份,都能有篡位的機會。
至于出身泥腿子的國君,一百多年來只有一位,那就是順國的開國國君。
他乃真正的農夫之子,但最終成為了一個大國的開國之主,這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
可惜抵不過舊時代的反撲,沒能將順國帶上更高的層次。
其實左良明白,子武當初做出暴虐的姿態不是給宋君看的,而是給他們這些大臣們看的。
免得惹起他們的關注。
一個暴虐的將軍是不會得到士兵擁戴的。
誰知
子武,大才?。?
宋君不知道子武敢不敢殺他,但他已經不想再有人為了他失去自己的性命。
這段時間死掉的人已經太多了。
左良卻不這樣想,國君仁慈,但正因他的仁慈,他們才應該把他救出去,哪怕付出更更多的代價。
但他知道不能生硬的勸說大王,否則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大王只要能夠抵住子武的逼迫不開口,他們就有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
這個時候能夠被大王牽掛的就只有王后和公子們了。
“大王,就算子武上位之后不大開殺戒,難道大王就不考慮一下王后和幾位公子的處境嗎?”
宋君原本輕松的神色也凝重起來,他認真地看著左良,說道“左相,你實話跟我說,你們能夠帶走王后和幾位公子?”
左良苦笑一聲,半真半假的說道“大王,你覺得這種時候王后和幾位公子會離開嗎?”
宋君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