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結束,五百神衛軍還站在場中的不到三百。
但他們取得的戰果讓代國上下默然無語。
兩千代軍,能夠站著退出演習的不足五百,其余人都被神衛軍打倒在地,要么忍到演習結束,要么爬出去。
這個結果是代王沒有想到的,他的士兵明明那么勇敢,為什么會這樣?
這就是實力的差距嗎?
代王心中堅定了精兵簡政的決定。
必須練出一支精兵!
代國國小民弱,無法支撐數量龐大的軍隊,擁有一支數量不多,但異常精銳的軍隊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還有一個因素迫使代王接受鞏義削減兵力的建議,周圍的國家不會允許代國有太多的軍隊。
在這種時候增加軍隊的數量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但削減兵力就不一定了。
這場演習過后,鞏義的第一條建議終于能夠推行了。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沒有那么難了。
楊遠借鞏義之口,將他想在代國實施的政策全部一股腦扔給了代王。
至于他會不會施行,楊遠一點都不擔心。
百里奚等人也不是來代國吃干飯的。
有些事情你以為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其實不過是有人幫你排除了其他所有的選項。
留給楊遠和代國的時間不多了,宋國已經成了四戰之地,周圍三千里的疆域越來越熱鬧!
子武與齊國的戰斗打響后不久,順國和楚國都加快了侵宋的速度。
田牧知道子武想要第一個解決齊軍之后,氣的差點大罵出口。
奈奈的,明白人都知道,宋國想要打破僵局,只能各個擊破,子武將齊國當做第一個目標,意思還不明顯嗎?
顯然把齊軍,把他田牧當作了軟柿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田牧子武,我會讓你知道小瞧我的后果!
戰局開始之后,齊軍的表現確實有些出乎子武的預料。
這支齊軍的戰斗力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弱。
不僅僅是裝備好的花架子,不管是軍陣還是士兵素質都很不錯。
這讓子武想要速戰速決的想法注定落空。
“希望他們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吧!”
子武站在邊關城墻之上,看向西北,然后轉向西南。
他人在東方,心里最擔心的反而是另外兩個方向。
也對,有子武在和沒有子武在的宋軍是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
有子武在,就算是三大霸主之中最精銳的順隊,他們也敢與之在野外硬碰硬的打一場。
沒有子武,他們就只能龜縮在城內,倚靠城墻做抵抗。
在中州,一個將軍對一支隊伍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最有名的例子之一就是陷陣營,沒有高順的陷陣營還能叫做陷陣營嗎?
沒有子武的宋軍只能在一眾小國中算作精銳。
但是有了子武的宋軍,就算對戰三大霸主的精銳也不落下風。
這就是他為什么有自信能夠打敗齊軍的原因。
意外的是齊國派來的將軍是田牧,他是齊國名將,或許比不上子武,但他背后有著國力更加強大的齊國。
而且田牧心中憋了一口氣,三個方向都有敵人入侵,為什么偏偏來東方,是不是覺著我齊國好欺負?
現在說什么我都得讓你們宋國看看我齊軍的厲害!
宋軍與齊軍在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開始了數場混戰。
兩座邊關竟然成了戰場的最前方。
今天齊軍突破宋國邊境十五里;
明天宋軍將他們打退并攻入齊國境內。
十幾萬人在這片狹小的區域廝殺不止。
如果不是有兩座關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