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數次伏擊和刺殺之后,大將軍子武終于到達了王都。
這一刻,所有人的精神都放松了一些。
但子武心理很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最后越不能放松警惕。
如果自己進入王都后的第一時間出事,那宋國就要真的亂了!
“加強戒備!”
一路上子武都沒有下過命令,他相信自己的手下能夠應對好各種襲殺。
但在進入王都前的一刻,子武卻特意囑咐了一句。
宋君也收到了子武被刺殺的消息,他派出了手中唯一一支軍隊前往城外保護子武進城。
“子武見過大王!”
“大將軍請起,坐!”
此時中州很少行跪拜之禮,君臣之間商談事情更是相對而坐。
只有大朝會之時眾臣才會對國主行大禮。
得知子武擊敗齊軍之后,宋君非常高興,這意味著宋國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
他沒有過河拆橋的打算,而且宋國也沒有完全過河,這個時候拆橋豈不是自掘墳墓!
“大將軍辛苦!”
待子武做好,宋君對子武躬身行禮。
這一拜是他代表宋國數百萬百姓感謝子武在前線抵抗帝國入侵。
子武起身與宋君對拜,他此次統兵出戰乃是自愿,并不是為了誰的感謝。
當然宋君的行為讓他心中非常滿意。
即便是政見不和,他也承認宋君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但在這個時代,守成是不行的!
在這個百舸爭流的年代,每個國家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想要保住宋國,必須進行改革,向外擴張,否則遲早會被其他國家吞并。
這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根本矛盾,如果現在入侵宋國的其他國家全部退去,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會爆發。
宋君這一次召喚子武回來的原因很簡單,白袍軍正式到達宋國。
宋君也不清楚一支三千人的軍隊是如何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王都之外,但他確實見到了這支軍隊。
這讓宋君對黑一后面的實力又多了一絲忌憚,但對他們能夠幫助宋國擊退所有的入侵者多了很多信心。
白袍軍雖然數量,但足以改變一場戰斗的結局。
一場關鍵戰斗的結果已經能夠改變一場戰爭的走向。
就算不是關鍵戰斗,只是小規模戰斗的勝利,積少成多,也能改變一場戰爭。
只是可惜這樣一支精銳之師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宋君此次叫子武回來也只是給他和白袍軍牽個線,讓他們認識一下。
不至于以后在戰場上遇見卻因不認識而刀兵相見。
“大將軍,這次叫你回來是有一件好事要通知你。”
“好事?”
子武有些驚訝,這種時候還有什么好事兒?
只聽宋君繼續說道“諸國侵宋,乃是不義之舉,現在有一支義軍看不慣此舉,特來支援我宋國。”
恩?
這時候還有援兵?
什么看不慣諸國不義之舉的義軍,子武是不相信的。
但宋君既然將他從前線叫了回來,相信不是在騙他。
“義軍?有意思!”
宋君與子武似乎沒有什么可多說的。
他們兩個都太了解對方了,只有義軍是唯一的話題。
很快,一陣沉默的氛圍籠罩著他們。
“大王,能否讓我去見見這支義軍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