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口中所說的神秘援軍此時正在做什么呢?
白袍軍在全殲五千楚軍之后,柳樺便帶著他們離開了上谷縣。
柳樺也沒有想到楚軍竟然出乎意料的弱,導致他準備了多日的計劃最終施行了不到一半五千楚軍就沒了。
而楚國中軍更是在知道五千楚軍全軍覆沒之后選擇立即后撤。
“是個聰明人。”
這是柳樺對熊烈的評價。
熊烈也當得起這個評價,楚軍后退百里還不夠,熊烈甚至安排了一支偏軍駐守在宋國與梁國的邊境,只要這支偏軍還在,楚軍就不用擔心后路被斷。
柳樺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這支偏軍。
這也算是熊烈比較倒霉,不是柳樺料事如神,而是他恰好撞到了柳樺的槍口。
在柳樺的計劃中他要將梁國拖下水,最好是讓梁國與楚國發生矛盾。
到時候楚國還敢通過梁國運輸糧草嗎?
梁國還會讓楚國借道于梁嗎?
就不怕歷史上的事情重新發生一遍?
柳樺計劃在宋國邊境甚至進入梁國境內制造沖突。
這是給梁國借口,只要他們還有一絲血勇之氣,就不會放任白袍軍在本國之內肆意殺戮!
到時只要梁軍一動,楚軍自然不能無視。
他們的命脈可就在梁國之中。
一旦梁國斷了楚軍的補給線,熊烈就只能在宋國尋找補給,前途未卜。
所以楚軍為了宋國之事準備了十萬大軍,卻只有三萬進入了宋國,剩下的全都陳兵于梁國邊境。
一來減少入宋楚軍的后勤壓力;
二來也是為了震懾梁國。
他們可以是用來對付宋國的,也可以用來征討梁國。
正是因為有后方有七萬大軍作為保障,熊烈才敢放心的將糧草補給線放在梁國,并且沒有派更多的人守衛。
梁國境內還是存在不少游俠對楚軍的糧道很感興趣,只要有機會,他們不會放過燒掉它們的機會!
柳樺帶著白袍軍感到宋、梁邊境之時,第一時間派出了三百多名斥候。
白袍軍的強大之處就在于每個士兵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斥候。
三千斥候聚在一起有多可怕?
楚軍已經給出了答案啊。
八千楚軍的下場已經證明了白袍軍的實力。
三百精銳的白袍軍斥候觸動,邊境處百里長的范圍都成為了他們的偵查范圍。
兩天時間,柳樺就收到了各種情報,楚國一支偏軍的存在也進入了他的視線。
“這就是緣分吶!”
在柳樺看來,這就是上天送給他的一份禮物,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先打掉它!
柳樺做下決定之后,白袍軍便開始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但他們沒有直接進攻這支偏軍,雖然全殲它們并沒有什么困難。
但是越簡單的事情越要利用的更加充分。
這么簡單的目標隨時可以滅掉,怎樣用這個簡單的目標給接下來的戰斗埋下伏筆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白袍軍到達邊境之后的第一場戰斗并不是與楚國或諸國聯軍作戰,而是在一旁看戲看的正爽的梁國。
他們原本打算利用地利第一個從宋國身上占些便宜,沒想到被楚國橫插一杠子,最終只能淪為后勤保衛大隊。
梁寶寶心里苦啊!
還無處訴說,國內的游俠兒們還不理解王上的苦心,總是琢磨著搞搞破壞。
如果不是看在他們大部分都有一顆愛國的拳拳之心,統軍大將早就派兵繳了他們。
給楚國當后勤隊長已經夠讓人心煩的了,還得想辦法安撫那些游俠兒,那就更鬧心了!
很快,一件更更鬧心的事情傳進了梁國將領的耳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