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聯軍的想法很美,但事實卻不像他們想的那么好。
他們以為沒有了楚軍就能像之前一樣大搶四方,結果宋軍給他們好好的上了一課。
這里是宋國!
想要劫掠我們的城池,就要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背后有子武的宋軍和沒有子武的時候完全是兩支截然不同的軍隊。
即便子武沒有出現在戰場身上,只是坐鎮后方,也能讓前線的宋軍爆發出不一樣的戰斗力。
諸國聯軍在宋軍手上撞了個頭破血流。
他們按照以前的進攻方式對宋國城池發起了進攻。
結果戰斗力提升了好幾倍的宋君在一天時間內就殺傷了數千諸隊。
這就是諸國聯軍的致命弱點。
他們是幾個國家軍隊聯合組成的,進攻宋國城池的時候也是共同出擊。
一般情況他們會選擇兩到三座城池一起進攻,每座城池少則一隊,多則三個國家的軍隊聯合進攻。
就是因為他們的分兵才會在一天之內損失了數千人,損失達到了全部聯軍的十分之一還要多。
這幾乎是他們與楚軍爭斗的全部損失。
有兩個小國在經歷了一天的戰斗之后,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
他們知道是時候該回去了,聯軍能夠存在,說白是有楚軍的威脅,更是因為他們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聯合起來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
平衡!
平衡才是聯軍能夠存在的基礎、
現在楚軍已經后撤,隨時可能與梁國發生戰爭,聯軍的外部壓力不在。
內部的平衡又被打破,這些損失慘重的小國隨時可能被聯軍中其他的其他國家吞并。
如果聯軍能夠取得連勝,一些弱點就能夠被連續的勝利掩蓋,一旦聯軍面臨失敗,內部的爭斗也就無法避免的要爆發出來。
錯誤需要有人承擔,損失也要想辦法彌補。
實力最弱的國家當然就成為了最好的目標。
因為他們的無能,導致聯軍失敗,所以他們要對其他國家進行補償。
拒絕?
好啊!
如果坦然接受,其他國家也不會趕盡殺絕,讓你們保留一些財寶然后離開宋國。
不過他們更愿意看到那些小國反抗,因為那樣他們就可以連人帶貨一起吞下,骨頭都不給留。
于是三個小國的軍隊在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不約而同的選擇連夜離開聯軍營地,晝夜不停撤回本國。
就因為一次進攻失利,給宋軍和楚軍帶來巨大傷害和阻礙的諸國聯軍就這樣險些分崩離析。
這種結果超出了宋國人和柳樺的意料。
柳樺得知諸國聯軍的境況之后不屑的說道“知道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想到會垃圾到這種地步,宋國活了!”
沒錯!
諸國聯軍的表現拯救了宋國,雖然他已經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最難的時候已經挺過來了。
宋君已經開始遣人前往東方諸國與他們商議撤軍的事情。
這樣的結果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一個小小的宋國竟然抗住了那么多國家的圍攻,其中還包括三大霸主國家。
他們衰弱的程度讓其他國家感到震驚。
或許他們的出頭之日不遠了!
當然造成現在這種局勢的最重要一個原因就是齊國沒能在子武手中獲得勝利,順國那邊又有應王在摸魚,楚國又因為地利的原因被白袍軍陷害,與梁國牽扯。
三大霸主國家都沒能在宋國這里發力,這一次面子上損失最大的就是齊國,因為齊國正面與宋國交戰戰敗。
里子損失最大的是楚國,他們出動了十萬大軍,卻和梁國斗上了,估計宋國的戰斗結束之后他們還得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