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云國的行動被新軍和神衛軍的戰士看在眼中,他們立即將消息匯報給了鞏義。
鞏義得到情報后高興的笑起來“哈哈!來得好啊!讓他們來,解決完北云國之后還有澤國和東山國等我們解決呢!”
在他眼中,三個國家的軍隊都是土崩瓦狗之輩,如果不是主公不允許暴露神衛軍,鞏義只需要調一個營的神衛軍過來就能解決代國的危機。
現在他只能協助代國的軍隊進行自衛反擊!
這場戰爭的指揮并不是鞏義,而是代國的大將軍趙平,只是他給予了鞏義很大的信任,讓他率領新軍作戰。
秦少威的行動也傳回了北云國都,對他的擅自行動,北云國王還是非常生氣的。
但他總算還保留著理智,沒有做出臨陣換將的決定。
他之前收到了秦少威傳回來的奏折,只是上面數字經過了一些調整,讓前線的情況顯得沒有那么艱難。
“大王每日為國事操勞,讓他看到這么壞的消息會給他帶來過大的壓力,我們作為臣子,有義務減輕大王的負擔!”
而減輕負擔的辦法就是讓傷亡變的好看一些,把敵人的傷亡變大一些。
多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輕輕動幾下筆,大家就都高興了。
只有前線的秦少威和他手下的士兵們才知道什么叫做煎熬。
不過這也沒什么,用少部分人的艱難處境換取更多人的安穩和愉悅,很值得,不是嗎?
北云國都沒有任何表態,這種時候最好的處理就是讓秦少威自主行動。
以后就算澤國和東山國有任何意見也都能推到他的身上。
當然還有一種更好的結果,秦少威率領北云隊征服整個代國。
如果他真的能做到這一步,北云國王愿意為了他和其他兩國鬧翻!
他會將秦少威召回王都,當成一個吉祥物供起來。
為什么不殺掉他?
北云國王又不是傻子,一個能夠滅國的將軍怎么能輕易殺掉?
他們就相當于中州的核威懾,只要秦少威活著,其他國家準備與北云國為敵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他們能不能抗住一個滅國將軍帶領的北云隊。
但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
因為代國有了楊遠的支持。
他們三個國家加在一起都無法戰勝,何況只是秦少威率領的北云隊!
秦少威在與代國新軍開始正面交戰之后才發現原來他想錯了。
代軍不僅擅長山林小規模作戰,正面大規模戰斗他們也很厲害。
只用了不到一萬人就當湖了他的三萬大軍。
雖然正式的戰兵只有不到兩萬七千人,但加上輔兵和民夫,數量妥妥的達到四萬。
而代軍有多少呢?
全部加起來不到兩萬,其中戰兵只有不到一萬。
可就是這一萬代國戰兵一上來就差點將秦少威統帥的北云軍打蒙。
北云軍是進攻一方,代軍是守城一方。
本來應該是北云軍占據主動,但秦少威沒想到他們剛剛越過邊境線就遭到了代軍的埋伏。
這讓他非常憤怒,“我們的斥候呢?這么重要的地方為什么會有埋伏?”
這是北云軍進入代國的必經之路,秦少威派出的斥候足夠搜遍這條路的每一個角落,為什么代軍會出現在這個位置?
北云國斥候不知道,秦少威也不知道,北云國的普通士兵更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麻煩來了!
一個大麻煩!
他們中的一部分士兵見識過代軍的難纏,那是在山林中。
現在在平地上,代軍還會一樣難纏嗎?
會!
這些代軍在平地上一點不比在山林中更容易對付。
而且他們還見到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