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山關。
這里是滄羊郡與滄德郡的交界處,因為兩座山隔滄水相望,兩郡在各自的一方修建了一個渡口水關,都命名為滄山關。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滄水兩邊的渡口和水關加在一起才能叫做滄山關,只是因為后來因為一些原因,完整的滄山關分為兩個部分,被分成了滄羊郡滄山關和滄德郡滄山關。
由此可以知道滄羊郡和滄德郡之間的淵源有多么密切。
只不過親兄弟都能成為生死仇敵,何況是一塊土地上的百姓!
張德彪聽說過滄羊郡和滄德郡之間的愛恨情仇,但他對此了解的并不深入。
就像很多人聽說過五原王家與太原王家有仇,但是其中的仇恨有多深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
如果在無人的野外,兩個王家之人看到對方很可能直接打起來,目標只有一個,殺死對方。
滄羊郡和滄德兩郡百姓之間的仇恨沒有這么深,也不是所有百姓都仇恨對面的人,但如果在能給對面添堵的情況下,他們絕對不會放棄。
張德彪現在還不知道這是什么感受,等到他踏上滄德郡的土地后就能理解了。
“告訴前面的斥候,尋找地方扎營,鬼天氣這么熱,再走下去如果遇到敵人我們會無敵抵抗!”
張德彪騎在一匹優良的戰馬上,慢悠悠的向前走著。
每天能夠四十里,他絕對不走五十里,
走那么快做什么呢?
奈何滄羊城距離邊境實在是不太遠,身邊還有秦王得人跟隨,他盡全力走慢些還是走到了邊境。
前面就是滄山關,到滄德郡只有一河之隔。
青龍衛沒有進入滄山關,滄德郡肯定在滄山關周圍(滄羊郡方)有探子,青龍衛的到來會引起對面的警惕。
好在滄山關周圍不會缺少山,青龍衛往山區里一扎,除非滄德郡在這邊有幾百個探子,否則就只能靠運氣發現他們。
不過張德彪也知道,青龍衛的情報遲早會暴露,畢竟他要進滄山關,一是為了與滄山關守將商議出征的事情,分享一些情報,二是為了親眼看一看,從什么地方渡河比較合適。
畢竟文字再詳實準確也不如親自到實地看一眼。
渡河關乎青龍衛五千士兵的性命,張德彪心中非常重視。
一定會確認再確認沒問題之后才會讓青龍衛渡河。
滄山關守將與滄林關守將一樣,都是受滄羊郡和王都的雙重領導,但王都的目光似乎只關注到了滄林關,似乎忘記了還有一個滄山關的存在。
楊遠在成為郡尉之后,對滄山關守將進行了攻略,滄山關守將也是一個識時務的人,知道滄羊郡誰說的算。
他又沒有門路調離滄山關,人微言輕,就算上書也不一定有人相信,最終他明智的選擇投入楊遠的麾下。
現在滄山關由一位神衛軍團長主管,原滄山關守將輔助。
他對這種情況也不太抗拒,相比以前的處境,現在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每天只需要練練兵,巡查一下滄山關周圍的環境,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根本不用考慮,這才是一個守將應該做的事情??!
“張將軍你們好!”
滄山關守將劉山和神衛軍團長趙博出關秘密迎接張德彪幾人,包括秦王使者高猛。
“劉將軍,趙團長你們好!”
“我們先進關。”
劉山帶著張德彪等人從側面進入滄山關,他在這里大了七八年,只要不是廢物,都應該對滄山關有些了解,知道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才正常。
一伙人進入滄山關后也沒有過多的客套,張德彪和劉山、趙博三人是不想多說,高猛是無法多說。
和許由一樣,高猛在青龍衛中的位置也比較尷尬,不過有一點比許由強,他手上有一支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