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順王,誰也不能染指。
張德彪也不會給其他人染指的機會。
他不太喜歡考驗人心這種事情,不管是什么結果都不會太讓人高興。
留下滄南縣城給秦王的人后,張德彪帶領青龍衛一路向東進攻。
三日,下東水縣,五日,過滄潤縣襲東潤縣,十日再克一縣。
“奶奶的,行軍訓練都沒有我們的速度快,將軍,這仗打的也太容易了吧!”
張德彪臉上并沒有戰事順利時的興奮,這仗打的確實不太對勁兒。
誘敵深入?
不太像。
他已經將斥候派出去幾十里,沒有發現齊國有調兵支援滄德郡的跡象。
沒有援兵,誘敵深入有什么用?
滄山關已經被劉山和趙博盯死,后續的神衛軍也陸續趕到滄水,青龍衛看似孤軍深入,卻非常安全。
難道是青龍衛太強,齊國的郡兵太弱了?
張德彪率軍返回滄德城,這是滄德郡最后一座沒有陷落的城池。
青龍衛這一路打過來,除了這座郡城,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沒有一座縣城能夠在青龍衛的進攻下堅持一天。
而且還有兩座縣城的在青龍衛到達之前就選擇了投降。
簡直是天方夜譚!
獻城而降,這是斷了自己所有的后路。
要知道一時的占領不代表一世的占領,就算是一世占領,下一世也不一定。
對一個國家而言,一世兩世都不算什么。
戰爭結束之后,滄德郡的歸屬也不一定就是順國。
這個時候投誠的風險很大,但張德彪已經顧不得他們為什么會投降。
投降不好嗎?
攻城雖然簡單,但也會產生傷亡的。
青龍衛一路橫掃過來,沒有哪座城能抵擋,但還是有兩百多人永遠離開了戰場。
其中至少有一半再也看不見太陽了。
所以張德彪才沒有繼續向東進攻。
一個原因是因為滄德城和滄山關還沒有拿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看到青龍衛的傷亡太大。
“后面的援軍不上來,我們就不動。”
說好了大家一起向齊國發動進攻,結果現在變成了我青龍衛一枝獨秀,那可不成!
滄羊郡不動手還可以理解,畢竟實力有限,秦王府不能沒有表示。
張德彪在等著秦王出兵。
他不會想到,在他等著秦王出兵的時候,他認為實力有限的滄羊郡早就出動,師級占領的地方比他攻打下來還要大好幾倍。
而一直按兵不動的秦王也不是在計劃什么陰謀,他是真的想出兵,但是他做不到??!
明知道進攻齊國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楊遠當然不想其他人來分一杯羹,就算是秦王也不行。
所以秦王的后花園失火。
不知道什么原因,原本已經逐漸平穩下來的滄武郡武林又一次混亂起來。
秦王只能先平定好滄武郡再出兵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