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買蔣通的行動比老馮想象中的還要順利。
這筆銀子賺的太容易了。
除了費心思和蔣通寒暄了一段時間,后面他幾乎沒費力氣,只是將銀子抬出來就奠定了氛圍。
后面的事情只是兩人在商議蔣通收下銀子后需要做什么。
蔣通雖然想賺銀子,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線。
否則收了銀子也沒命花。
他不會用自己的生命和現(xiàn)在的位置開玩笑。
所以銀子可以收,但要讓他做很冒險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除非拿出讓他無法拒絕的銀子!)
李沉舟認為現(xiàn)在蔣通還不值得他這么做,所以擺在蔣通面前的銀子只有五千兩。
五千兩?
就是金錢幫三天的飯錢而已。
蔣通絕對沒有對這五千兩感覺被侮辱,他所率的郡兵每個月的軍餉才三千兩,就算他想貪污,每個月最多也只能貪一千兩。
讓他像有些校尉那樣貪一半他是不敢的,那是有背景、有靠山的人才敢那么做。
他這種沒有背景的校尉敢貪三分之一軍餉已經(jīng)是膽子大了。
而且這三分之一也不是他一個人的,這是一個利益聯(lián)盟。
所以每個月蔣通能夠到手五百兩就很滿足了。
現(xiàn)在一下子收了五千兩,他心里很高興。
對老馮提的那些要求也就沒有多大排斥。
這五千兩可是他一個人的,不用和其他人分享,而且老馮說了,以后有重要消息傳過去,還有更多的銀子可以拿。
必須拿啊!
“等我消息。”
蔣通沒有和老馮待太長時間,有秦王府的人在,誰也不能離開大營太久,否則會被懷疑。
有了這一次的默契,以后金錢幫再找蔣通就容易了,不一定非要通過老馮也可以聯(lián)系。
只要錢到位,什么時候找都行!
蔣通之所以敢這么大膽的收銀子,是因為在他眼中這些不過只是金錢幫的垂死掙扎,就算自己不收他們的銀子,金錢幫被滅之后也會進了那些大人物的手中
既然金錢幫遲早會滅,何不收了銀子不做事兒?
蔣通那不行,做人得講信譽。
金錢幫擋不住大軍征討是因為實力不行,不是我沒有傳遞消息。
如果不講信譽,以后誰還會和他做生意?
蔣通是一個講究人!
有了蔣通作為合作者,李沉舟的計劃可以推展的更快。
既然想用銀子換時間,那就不要小氣。
在蔣通的串聯(lián)下,郡兵中又有三個郡尉收了金錢幫的銀子。
他們能做多少事還不清楚,但他們率領(lǐng)的郡兵如果接到任務(wù),李沉舟肯定可以最快知道。
這就足夠了。
其實放在平時,這幾個校尉也不是那么容易收買的。
手底下怎么說也有一千人,多的有兩千人,想賺點銀子花花還不簡單,何必冒通敵的風(fēng)險?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秦王來到滄武郡后雖然沒有什么大動作,但是對郡兵的整頓沒有放松。
別的先不說,兵員必須滿額。
只是這一個要求就砍斷了他們的大半收入。
不吃空餉哪來的銀子。
倒賣糧草軍械,別鬧了,那罪名可比吃空餉大多了。
不是他們幾個校尉能夠扛下來的。
他們幾個雖然貪財,但更惜命。
所以很容易就被蔣通說服,一個遲早會被剿滅的江湖幫派,這些銀子他們不收以后也不知道會便宜誰?
金錢的威力才此時展現(xiàn)的一覽無余。
收錢得人和送錢得人都會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最合適的理由。
金錢的魅力不僅僅體現(xiàn)在這幾個郡兵校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