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帥預設的戰果還要看叛軍是什么反應。
和趙龍一樣,沒有將領喜歡戰斗的結局寄托在敵人的反應上,順軍將領也不例外。
如果神衛軍接到斥候的消息后立即撤出承安郡,那么郝道宗的謀劃注定會落空。
如果神衛軍不走,而是聚集起來,那么能取得什么樣的戰果也是一個未知的事情。
最后一種可能,接到情報后的神衛軍不在乎順軍的行動,沒有任何反應,繼續攻打各個縣城。
如果神衛軍選擇的是最后一種應對,那么對順軍而言是最好的,但順軍將領們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神衛軍不是那些混亂且盲目自大的烏合之眾,他們不僅擁有實力強大的士兵,還有著明智的將領。
他們絕對不會做出如此不智的決定。
唉!
出師不利!
......
承安郡北方的六個縣城都受到了神衛軍的進攻,多則三千少則兩千,兵力都差不多。
為了爭奪先鋒之位,六個神衛軍將領全都用盡了全力進攻縣城。
幾座沒有援兵,沒有準備的縣城怎么會是他們的對手,最慢的一個神衛軍將領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攻破了縣城。
但這對他們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兒。
大家都這么厲害就意味著還是分不出勝負,難道把破城的時間精確到幾時幾刻幾分幾秒?
不必如此精致。
再說幾個縣城本就有遠近,因為路程差上幾個時辰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考驗才能分出勝負。
六個人幾乎同一時間收到斥候送來的情報,結合昨天(前天)收到的趙帥的警告,他們心中有了決斷。
“有風險,但如果勾引成功,首功必然是我的。”
“不行!我自己風險太大,應該再拽一個,以我們兩個的兵力應該沒有問題。”
為什么只是在拽一個而不是多拽幾個,人多不是更安全嗎?
廢話!
先鋒之位本來只有一個,好不容易讓趙帥答應設成兩個,還多拽幾個?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幾個神衛軍將領的想法出奇的一致,找一個合作伙伴。
但是找誰就成了一個問題。
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五個人可以作為合伙人,選擇一個合適的合作人非常重要。
一時間十幾封求合作的信從各縣出發,兜兜轉轉一圈之后又全部出現在各將領手中。
看著手中相差無幾的信,諸位神衛軍將領都露出了哭笑。
“大家伙都不傻啊!”
每個人都收到了不止一封信,但他們都知道誰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同伴。
很快,六名神衛軍將領分成了三組,聯合起來,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順軍。
當然他們分成三組不意味著他們三組人之間就沒有了互動,如果其他兩組將領收到順軍的圍攻,他們肯定也會去幫忙。
兩人結組只是為了更好發揮他們的優勢。
人數少是足以抹殺一切優勢的。
五千人應該已經足夠他們發揮了,至少不會被順軍一波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