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到達安山之后沒有立即展開攻勢,順軍斥候發現了安山上的變化。
“叛軍到安山才多長時間,你們確定沒有看錯?”
“不會的將軍,我們已經再三確認過,山上確實多了很多堡壘?!?
為了證明自己的專業素養,順軍斥候據理力爭。
雖然他帶回來的情報確實有些難以置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叛軍竟然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在安山上修建了幾十座堡壘,硬生生將一座山打造成了永固防線。
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難道叛軍早就知道我們要打過來,早早就安山做好了準備?”
也不是不可能,朝廷遲早要對叛軍出手,只是他們運氣不好正好撞上了叛軍早就打造好的防御設施而已。
順軍將領將反駁的話咽了回去,想到一種不是很好的結果,似乎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好了,沒有必要討論這些,繼續派更多的人去偵察,確定山上的防御設施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什么討論都是沒有用!”
如果是真的也沒用。
順軍將領此時急需確定的是山上的堡壘有幾成是真的,有幾成是假的。
眼睛看到的有時候并不就是真的。
不過和神衛軍在山里品斥候戰,看來順軍吃的虧還是不夠大!
只有和神衛軍親手交戰之后,順軍將領才能明白不可與叛軍打斥候戰/叢林戰是什么意思!
到山里偵察神衛軍的陣地,這種命令順軍將領也敢下?
這就是對神衛軍的侮辱!
“打!必須把他們打服!”
神衛軍將領看到順軍斥候進山,大手一揮,將戰斗全部交給斥候營的斥候去發揮。
這方面不用將領們多說,每一個斥候隊長就知道應該如何留下敵人。
安山西坡。
神衛軍將大部分堡壘建造在南坡,畢竟南方是順軍的主攻方向。
但順軍斥候肯定不會在防御嚴密的南坡上山偵查,那不是自投羅網。
所以斥候戰通常發生在東坡和西坡。
而西坡顯然比東坡更適合滲透,所以就成了“主戰場”。
每天都有至少有三位數的順軍斥候滲透到安山西坡,也至少有二分之一數量的神衛軍斥候在這里等著順軍斥候上山。
雖然神衛軍斥候在數量上有劣勢,但這里是他們的主場,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不可戰勝的自信。
“隊長,今天順軍應該從我們的區域經過了吧?讓我去吧,保證把那些順軍留在坑里!”
主場優勢就是自信,根本不用想順軍斥候會有多少人,只要他們敢進來,神衛軍斥候就敢吃下。
兩天下來已經有一百多名順軍斥候折戟在這片山坡上。
但他們還在源源不斷的從山下鉆上山,順軍似乎不在乎傷亡,一副不把山上的情報打探清楚不罷休的意思。
神衛軍當然不會慣著他們,光是雙方斥候的搏殺已經染紅了一片山坡,明年安山西坡上的植被肯定會非常茂盛,今年土地吸收了太多養料。
順國士兵埋在順國的土地上,這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最后的饋贈。
山下,一隊順軍斥候已經做好了潛伏上山的準備。
這支斥候小隊一共有十人,是今天上山的十五支斥候小隊之一。
如果說他們與其他斥候小隊有什么不同?
那就是他們是一支“新”隊伍。
隊內只有三個人是老人,其余的隊員都是今天補充上來的。
其中老人包括昨天的副隊長,今天的隊長。
昨天這支斥候小隊就曾跟著他們的老隊長一起上山,但是遭到了神衛軍斥候的埋伏,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能夠有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