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斥候隊長帶回來的情報并不是很重要,十分機密的情報也不可能被他們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打探清楚。
甚至這些情報是真是假他們也不能確定。
不過這就足夠了,順軍主將也只是為自己的行動找到更充足的理由。
順軍開始攻山的消息讓幾名神衛(wèi)軍將領(lǐng)都松了一口氣。
“再不來我都要認為你們有什么陰謀了!”
順軍和他們進行斥候戰(zhàn)是神衛(wèi)軍將領(lǐng)最想要看到的。
因為這樣會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在安山建造更多的堡壘和陷阱。
只不過有些人已經(jīng)等不及了,如果順軍再不攻上來馬騰就要率領(lǐng)騎兵沖進順軍大營了、
三組神衛(wèi)軍將領(lǐng)分別駐守在安山的東南、西南和正南,順軍攻山也基本上從這三個方向發(fā)動進攻。
為什么不從西坡和東坡攻山,然后包抄南坡上的神衛(wèi)軍呢?
當然是這兩個方向的山坡不適合進攻了。
西坡叢林密布,小規(guī)模的斥候戰(zhàn)還行,要是主力也從這里攻山,除非先把密林砍光。
別說砍光,就是砍出一條可供大軍通行的路都很難。
真當山上的神衛(wèi)軍都是木頭人,會看著順軍砍光山上的樹啊!
西坡不好打,那么東坡呢?
東坡倒是沒那么多樹,但是它滑呀。
東坡陡峭,且地形崎嶇,更不適合大軍進山。
除非順軍愿意花十幾天的時間繞去北坡,否則南方是他們的必攻方向。
神衛(wèi)軍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放心的將所有防御工事都修建在南坡。
順軍第一天攻城就派出了主力,三萬順軍浩浩蕩蕩沖向安山,每個方向上的神衛(wèi)軍都要面對兩倍以上的敵人。
不過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以少敵多,兩倍而已,小意思!
誰讓咱們有一個喜歡以小博大的主公呢。
而且他們還在山上修建了那么多堡壘,廢了那么大的力氣可不是白費的。
順軍為了保證突襲的快速性(雖然他們失敗了),任何攻城器械都沒有帶。
他們也沒想到有人會用這么短的時間在山里打造出這么多堡壘。
雖然這些堡壘都很小,最多的不過能容納四五百人,不要小瞧這種小型堡壘。
等你成為進攻堡壘的士兵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些堡壘有多可怕了。
順軍就在這種看著很不起眼的小型堡壘面前吃盡了苦頭。
每一座堡壘前面都留下了數(shù)百具順軍士兵的尸體。
按照這個傷亡速度,用不了幾天順軍就得撤軍。
當然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這些堡壘也會損壞,會被順軍攻破。
不過沒有人知道它們什么時候被攻破,在那之前又需要多少人命去填。
至少順軍主將不想用人命去填這個無底洞。
“明日開始打造攻城器械,山上的木材管夠,給我可勁兒打造,速度一定要快!”
好在順軍中有一個工匠營,沒有帶攻城器械,就得帶一些會造器械的人,這是順軍多年作戰(zhàn)留下來的經(jīng)驗。
即便是遠征草原也是一樣,草原上能夠打造器械的材料不多,但造器械的人還是會帶上。
第二日順軍主將還是派了三萬人攻山,不能給叛軍喘息的機會,否則他們就有時間修補損壞的堡壘。
只是作為后備隊的一萬多順軍今天有了新的任務(wù),跟著工匠們一起打造攻城器械。
堡壘的城墻不高,他們打造的器械也不用太大,這種中小型攻城器械順軍一天就能打造一百架。
山上的堡壘加一起再翻個倍也沒有一百座。
一個堡壘兩架攻城器械已經(jīng)夠用,再多了也擺不下。
算上戰(zhàn)損,這一百多架攻城器械也夠用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