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愈發猛烈,滄羊郡的新式武器遠遠不斷的運到前線來。
很多武器甚至超出了楊遠的想象。
對此,楊遠覺得非常高興。
“好事兒,大大的好事兒,研究人員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必須支持!”
然后他就讓沈泉帶人搬走了一大批新式武器,近衛營是神衛軍最精銳的部分,總和他一起待在后方太浪費了!
于是楊遠帶著沈泉和五百近衛營消失在承安郡。
那么楊遠現在跑到哪里了呢?
淇縣。
承安郡第三大的縣,順軍防線上的重要支點,鞏義也在這里安排了大量神衛軍。
楊遠咱要出動就去交鋒最激烈的地方,邊邊棱棱的地方咱不去!
沈泉主公,你變了!
他默默地回想這一路他陪主公打過的仗,大部分都是從邊邊棱棱的地方開始的。
現在主公卻說不去那些地方,是厭煩了嗎?
楊遠進入淇縣之后沒有去與神衛軍匯合,淇縣一共三座城池有順軍駐守,其中一座縣城,規模比較大。
另外兩座是不過方圓四五里的小城,現在這兩座小城已經變成徹底的軍城。
因為三座城池的存在,淇縣的順軍對淇縣的掌控還是比較充足的。
近衛營這么點人扔到正面戰場連個水花都激不起來,還是得從其他方向找機會。
沈泉
主公,你這還不是要從后方戰場尋找戰機嗎?
多年養成的作戰習慣沒那么容易改掉。
這也是楊遠很少親自指揮大規模作戰的理由之一。
不管手上有多少兵馬,他總想著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不能說這種想法有什么錯誤,神衛軍的實力能支撐他執行這樣的戰術。
但楊遠自己的缺點認識的還是很透徹的。
所以有幾十萬人大戰的戰役他一般都會交給召喚出來的神衛軍將領,他們擁有豐富的大戰經驗。
不用就是浪費!
楊遠和近衛營肯定人均一匹帝國戰馬,如果有需要楊遠還能繼續召喚。
隨身帶著個主公,什么都有了!
楊遠“現在到了什么地方?”
沈泉也是第一次來淇縣,但是不怕,他有地圖,詳細的軍事地圖。
“主公,我們正在淇縣西南不到三十里,在往東四十里就是順軍的一座兵堡,大概駐守了三千順軍?!?
楊遠驚訝地向東方看了一眼,一座兵堡駐兵三千,這得是多大的堡?
本來還想去偷襲一下順軍后方的兵堡,三千駐兵還偷襲個屁!
真當五百近衛營就能縱橫天下,所向披靡?
楊遠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晰,搞事可以,但不能把自己也搞進去。
所以他盯上了什么沈泉已經逐漸有了答案!